资源描述:
《神经肿瘤临床对影像诊断的需求思考-肿瘤医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肿瘤临床对影像诊断的需求思考■肿瘤医学论文神经肿瘤临床对影像诊断的需求思考黑忠林1张瑞玲2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42平罗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753400【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神经肿瘤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需求思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病理确诊的神经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采用X线、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方法检查,将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影像学检查在神经肿瘤临床中的诊断效果。结果:80例患
2、者均得到病理检查确诊,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71例得到确诊,确诊率为88.75%,略低于病理检查(确诊率为100%)(P0.05结论:神经肿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影像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影像学检查;神经肿瘤;应用效果;需求思考神经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变化、听力模糊、疼痛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神经肿瘤更多的以病理诊断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确诊,
3、但是诊断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对设备等要求较高,影像患者后续治疗。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神经肿瘤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1]。为了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神经肿瘤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需求思考。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病理确诊的神经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80例病理确诊的神经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男53例z女27例,患者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52.8±0.3)岁,患者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8h~7)天,平均时间为
4、(5.1±0.6)天,入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采用X线、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方法检查,方法如下:采用飞利浦DigitalDiagnostX线DR机对患者进行检查,常规条件下拍摄正侧位、斜位平片;并采用PhilipsBrillianceCT机对患者进行CT检查,对患者进行横断面扫描,层厚、层间距根据肿瘤的大小等选择3-5mm,并对周围组织进行扫描
5、对照;采用PhilipsAchieva1.5T磁共振仪进行磁共振检查,根据患者肿瘤情况设置相关参数,具体如下:快速自旋回波T1W1/FSETRshortest、TE18ms,T2W1/FSETRshortest.TE100ms,STIR/longTE,TR2500ms、TE60ms[2]o1.3统计学方法患者诊断过程中搜集的数据利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并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士方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均
6、得到病理检查确诊,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71例得到确诊,确诊率为88.75%,略低于病理检查(确诊率为100%)(P0.05)z见表loS1:比较影像学检查和鱗理检查结果尸別例数确诊例数确诊率误诊例数误诊率影像学检査807188.75911.25病理检查808010000X2/fV6.325.785.5512.31P值£/•<0.05<0.05<0.05<0.013讨论神经月中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发病率出现年轻化。目前,临床上对于神经月中瘤尚缺乏理想的
7、诊断方法,常规方法诊断时创伤较大,且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神经肿瘤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均得到病理检查确诊,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71例得到确诊,确诊率为88.75%,略低于病理检查(确诊率为100%)(P0.05),这个结果和有关学者研究[引成果相仿。CT的问世和应用是划时代的进步,它的使用使得神经外科在定位诊断方面有了飞跃。MRI的应用也使得神经肿瘤的诊断,尤其是定位诊断达到了极致的程度。有了肿瘤和神经功能区域的精确定位,使得神经外科医生在肿瘤
8、手术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最大范围切除肿瘤。但是,虽然影像学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的发展,并且对神经肿瘤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综上所述”神经肿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影像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陈忠平.神经肿瘤临床对影像诊断的需求思考卩]・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1,9(4):219-220.[2]马霄红,赵心明,张红梅,等・CT与MRI诊断胰腺癌方案优选的多中心研究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21):6260-6265.[3]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