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30320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发展战略主题中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第一次把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高到国家战略主题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学校教育屮最重要的、最迫切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为培养具冇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一代做出自己的贡献。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会伴随着每个生命的始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
2、。正是责任,使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胜利时保持冷静,更使我们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责任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与责任相联结,都通过履行责任來体现、來升华。只有每个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进步;只有每个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和谐。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始于家庭教育,成于学校培养,体现在社会贡献之中。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关键期,按照柯尔伯格道徳发展理论,青少年(12周岁至18周岁)处于道德习俗水平,即关注社会需要
3、和价值观中个人地位的作用,履行个人责任,遵守现有社会秩序并且对此进行维护与支持。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一旦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情感,就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意志,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道德认知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础。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一个人为什么要有社会责任感,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怎样形成,如何体现,中学生认真学习、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长辈、保护环境与社会责任感有何联系,等等,都应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授
4、,使学生知道社会责任感对•个人成长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责任感伴随着我们每一天,每时每处都会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大力宣传、表彰、推介、奖励责任感强的人,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同化与顺应,从小树立责任感意识。要以形象去教育学生,因为责任感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形象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责任感概念的基础,因此,学校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用身边的人和事去教育他们,同时,要把责任感行为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领会责任感行为既有社会意义
5、,也有个人意义,认识到责任是一个人品格和能力的承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素养。所有成功的人都必须有责任感,如果缺乏了责任感,即使冇聪明、才智、学识,也是不会成功的。责任感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感,是人的道德需耍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包含直觉的情绪体验、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及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使这种意识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教师在提出要求时通过语言启示,激起学生情绪,通过教师自身的良好的责任形象,引起学生情感共鸣;②充分运用好艺术作品
6、和英雄模范人物高贵品质的生动事例,激发学生的责任感;③将一般的、抽象的要求与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结合起来,例如,把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与对自己负责结合起来,把对自己负责与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这样的责任感才是深厚的。责任意志的锻炼是责任感内化为学生个人品质的重要阶段,一些责任意志薄弱的人,虽冇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却不能坚持到底。只冇真正有坚强意志的人才能顽强持久地克服一切困难。因此,责任意志起着特别重要作用。要组织行动练习,提高意志力,如完成学习任务、遵守纪律、执行班
7、集体的任务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是深思熟虑的,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按“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师设计的意志锻炼预案,既要有一定难度,乂耍是可以达到的。要求一经提出,不应轻易改变。为使学生获得锻炼的信心,开始时布置一些经短期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然后提出比较复杂、需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应有意地创设一些有困难又有意义的活动,以激发学生意志上的努力。平时在教学和组织活动的过程屮,应给学生提出一些不能立刻引起兴趣,但必须完成的任务,并适当设置一些外部障碍以锻炼学生的
8、意志力。对意志锻炼情况要有检查与讲评,并给以奖励和批评。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还必须加强学生与责任感有关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因为道德行为习惯是学生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索。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时应做到:①创设有利于责任感形成的良好行为的环境;②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③在行为训练时,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意义和阶段要求,并不断地坚持下去;④根除“随便”“差不多”“这样可以了”的不良习惯时,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不良习惯的代价,教师要提出纠正不良习惯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及合理的奖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