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2836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提高数学学习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提高数学学习的策暁摘要:思考就是对所学知识的消化掌握和升华,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提炼和读〃薄〃。数学课上,好多学生上课听的懂,下课就糊涂;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究其原因之一,好多学生没有学会思考与总结所致。关键词:思考;总结;数学;养成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162-01大家知道初中数学知识点少而且简单,每节课老师讲的知识点少,并且反复强调;学生反复练习一个或二个知识点,比较机械,缺少独立思考和解题规律的
2、总结,但考试成绩还不错。而高屮知识点多且考察要求更高,逻辑性思维更强,学习任务加重。好多初中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不会思考或者不善于思考和总结而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和进度,觉得数学难学,慢慢的开始掉队了。高中数学学习更加注重对知识的逻辑性思维的考查;更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考查。鉴于此,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认为在以下这儿个时间段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并养成爱思考与爱总结的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1•课前的思考与总结在上新课之前做好预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预习不是简单地看
3、看书就行了,而是要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并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哪些新的知识和习题,已经理解并掌握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掌握的,或者不理解的。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有所侧重去听讲。老师可以在课前把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给学生。比如直线的方程一节,在上新课Z前,可以给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刻画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如何确定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有几种形式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自学,去感受体会,去领悟和思考探索,总结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述没上课,学牛就基木掌握了新课中的知识点,简单习题基木解决。因此学会并养成课前
4、的思考和总结对实现高效课堂功不可没。2.课后的思考总结在课堂上,时间紧任务重,数学逻辑性比较强,这就要求学生要求思维敏捷,注意思考才行。再者前后知识联系较大,学生注意力稍微不集屮,再加上有些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在听课时就会有听不懂弄不明白的地方,如此一来,本来想好好听课的学习的,就不想再听下去了。正确的做法是:先要紧跟老师的讲授节奏,如果有听不懂和没听清的地方先快速地记下来,暂时跳过去,努力去继续听课。下课后找时间再把上课听不太明白和不懂的数学知识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和分析,结合老师讲的方法,直到弄明白为止。这节课老师
5、都讲了那些新的知识,哪些新的例题,我都听明白了吗,还有哪题不会的。比如立体几何这章,如何证明面面垂直,老师讲要先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必须先证明线线垂直。学生课后要仔细思考线线如何垂直?有哪些办法?为何不能由线线垂直直接得到面面垂直?老师讲解例题的时候,他是如何去分析,如何去解决的,考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正弄明白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记录好总结和错题集。可见没有学会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学生会〃消化不良〃的。3•做习题后的思考总结虽然不要求学生搞题海战术,但
6、是不去做适当的习题也是不行的,否则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形;相反的情形是有些学生做完一题就做下一题,不去思考和总结,这都不利于学牛成绩的提高。学牛在做完一道习题的时候,不耍只是关注结果是多少做的对不对,更不耍忙着去做下一道题,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和思考这道题我要如何分析,如何入手,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能那么做。有些没做出來的,看看答案提示,我为何没想到这样做,还有别的办法吗。通过做题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思维能力,归纳出解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体会万变不离其宗的实质,比如有一道向量题
7、:已知A(3,1)B(-1,3)两点,0为坐标原点,动点C满足向量二a?+B?其中a、Bur,且a+B二1,求点C的轨迹方程。除了设点C(x,y)带入求轨迹,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得出C(x,y)点的轨迹其实就是AB两点所在的直线,这样思考问题就冇居高临下的感觉,不觉得难做了。再举一列:a,b,c是一直角三如形的三边长,c是斜边,点p(m,n)在直线ax+by+2c二0上,求m?+n?的最小值。咋一看三边长和直线没有关系啊,好多学生懵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想m?+n?的结构和那个公式结构相似,经过学生的思考可以联想
8、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样一点拨学生就恍然大悟了。可见对经典习题的巧思妙想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4.学完一章后的思考总结要想把高屮数学学好,每学完一章节之后,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总结这一章节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木知识由〃薄读〃厚〃再山〃厚〃读〃薄〃。学生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一览众山小。比如三角函数一章公式多变形多,学生大喊记不住,在做题的时候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