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

ID:44627707

大小:1.7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4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_第1页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_第2页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_第3页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_第4页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072-2009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1072—2009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Emergencyshelterforearthquakedisasters--Requirementsforthesiteanditsfacilities2009-12-10发布2009-12-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1072—2009前言为了应对地震突发事件,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居民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第4条、第5条、第6.1条、第6.2.1条、第6.2.2条、第6.

2、2.4条、第7.2条、第8.1条的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由安徽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地震局、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跃、夏浩明、胡诚、张来平、牛望、刘涌梅。本标准首次发布。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B34/1072—2009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场址选择及设施配置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经地方政府或城镇规划选定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建设或改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8208.2-2001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50180-1993(2002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www.bzfxw.com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

4、1地震应急earthquakeemergencyresponse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3.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shelterforearthquakedisasters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选择、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3.3基本设施basicfacilities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而应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

5、等。3.4一般设施generalfacilities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应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3.5综合设施comprehensivefacilities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应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4分类DB34/1072—2009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以下三类:2——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综合设施配置,使用面积大于50000m,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2——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

6、所:具备一般设施配置,使用面积达10000~50000m,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30天;2——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基本设施配置,使用面积达到2000~10000m,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5场址要求5.1场址选择下列场址可选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公园(不包括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绿地(包括符合本标准5.2要求的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内的绿地);——广场(包括符合本标准5.2要求的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内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室内公共的场、馆、所。5.2规划要求5.2.1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选择和规划建设应当与所在城

7、市现状和发展规划相结合。5.2.2人口达到2000人以上的居住区,应当根据GB50180-1993(2002年版)的用地规定,合理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3安全性要求5.3.1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和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地段。www.bzfxw.com5.3.2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地势略高,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5.3.3应避开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地段。5.3.4应避开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垮塌范围。5.3.5选择室内公共的场、馆、所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