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

ID:44625147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_第1页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_第2页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_第3页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孔子仁学思想的克己复礼[摘要]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也很重视仁。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即为仁,结合孔子对其他弟子问仁的回答,仁的终极目的还是归在礼上,而克己是为了更好的遵守礼。但是后來在对管仲的评价上却有了矛盾的地方,孔子认为管仲不知礼但却是一个仁德的人。孔子对仁的看法冇了不一样的地方,视野更为开阔,着眼于民生而不局限于君主和礼。随着对仁的更为开阔的理解,我们对克己复礼也可以尝试新的理解,所谓的礼也不局限于周礼,而是指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使百姓生活的更好的行为规范和法则。[关键词]仁;克己复礼;民生孔子很重视仁的品质,认为具

2、备仁是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论语•八俏》Z八“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S:'绘事后素。‘S:'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C矣。"在孔子看来,仁是最基本的品质,它不是一种规范和模式,而是融化在骨子里的个人詁质,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领会其它知识的真谛。一个具有仁徳之心的心良好品质的人,学习好了礼乐才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那么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品质呢?孔子的六弟子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张、子贡都曾问仁于孔子。而孔子也都给予了答案

3、。《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口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HJ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是孔子最喜欢也是最冇才华的弟子之一,孔子认为颜渊是个贤人并且最接近仁的品德。对于颜渊的问仁,孔子给予了口C对仁的整体看法,即仁就是克L1复礼。在这里礼才是终极目的,而仁成为维护礼的工具,或者说仁只是一种途径,通过它来达到礼治。而仁的具体做法就是“克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法的规定。《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询。"关于司马牛《史记》里记载其“燥而多言

4、”,所以他来问仁,孔子就告诉他说话谨慎就是仁。说话谨慎是当时的礼法要求。《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J'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即是颛孙师,出生微贱,并且犯过罪行。孔子告诉他仁就是不受到别人侮辱,得到信任和拥护。要很好的融入到这个礼法既成的社会,要努力成为这个社会中的领导者。对子张來说做到这些就是仁。孔子对弟子的回答,往往具有因材施教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答案。对仁的回答也是如此,但是归结到一点则是“克己”。每个人都克服各口

5、身上的不合礼法的,或者有可能不能促进礼法稳固发展的部分,从而维护发展巩固礼法,这个过程便是仁。那孔子又是如何看待礼和仁呢?通过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以简略了解。《论语•八份》“'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姑,管氏亦冇反帖。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里孔子是不看好管仲的,认为其不知礼。一些设置和国君一样,乱了礼法。但而后在《论语•宪问》中“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Z,管仲不死。'□:'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在这里孔子肯定了管仲的仁,认为其是一

6、个仁者。而之前所论述的仁是到达礼的途径,如果做到了仁自然也到达了礼。但为什么孔子却认为管仲是个有仁徳的人但是乂说他不知礼呢?每个人的思想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孔子也是如此。当中年之时他满怀抱负,希望通过恢复周礼,统一社会价值观,用道德来重建社会秩序治理国家,所以他反対任何僭越礼法的行为。这个时候自然认为管仲是不遵循礼法的人。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奔波流离,看惯了百姓的流离失所,承受战乱之苦,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能够让普通百姓安居乐业,专心农事,不受战乱Z累即是仁。所以后来他评价管仲是仁者。在这里仁已不仅仅局限于礼了,

7、而着眼于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能够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安居乐业就是仁。随着对仁的认识变的更为开阔。那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即为仁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所谓的礼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所认可的规范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靠口C的口觉遵守,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促进或是阻碍的作用,但是却不能起到决定的作用。在中国的古代社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如果君主能够很好的按照礼来行事所作所为符合礼法,自然夭下太平;可是如果君主不实行礼法呢,暴虐荒淫,不理政事,置百姓于水火中而不顾,如果再试图以礼法来规劝,就会起到效果吗?恐怕会给自己招来祸患吧。《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

8、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被孔子认为有仁徳的三个人带着赤诚Z心去规劝纣王,却带着“剖比干,囚箕子”的结局而返。礼法应该是使百姓过得更好的规则制度。在治世里,要克己复礼,是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