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ID:44619222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摘要】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患者50例,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治愈23例,占46%;显效12例,占24%;有效10例,占20%;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关键词】朝医;舍岩针法;太阴人;偏头痛;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7484(2012)12-0065-01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常有家族史。现代医学的偏头痛属于中医学、朝医学的头痛范畴。朝医舍岩针法是五俞穴配与木、

2、火、土、金、水五行,利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采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就是自他经补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自2010年08月至2012年08月利用朝医舍岩针法治疗太阴人偏头痛患者50例,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针灸科及朝医脑病科门诊、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2.02土&35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3个月,平均12.23±8.95年。1.2偏头痛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1]:参照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头痛性疾患诊断标准的偏头痛诊断标

3、准。中医诊断标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毘。朝医诊断及辨象标准:朝医偏头痛诊断标准,症状以屮医诊断为准;朝医学将整个人群分为四类四象[3、4],即太阴人、太阳人、少阴人、少阳人。临床上以太阴人偏头痛人群多[5]。朝医四象人辨象标准[6]参照2010年中国中医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朝医基础学》的朝医四象人辨象要点。1.3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为无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的患者。②符合朝医四象医学太阴人标准的患者。③年龄12〜80岁Z间。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适应症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瘢痕体质、有出血倾向及止血I木I难者、

4、精神病患者。③合并冇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④妊娠期妇女禁用。1.5剔除和脱落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的病例。②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配合治疗者。③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治疗者。④在观察期内使用相关性治疗药物者。⑤由于晕针等其它原因而不能坚持治疗者。2治疗方法取穴:太冲、太白、中封、行间、少府、风池、绝骨;均取对侧穴位,如双侧偏头痛则取双侧穴位。操作⑺: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0.30mmX25mm毫针,太白、中封针刺得气后行迎随补法,起针时行开阖补法;太冲、行间、绝骨、少府针刺得气后行迎

5、随泻法,起针时行开阖泻法;风池穴向对侧眼睛方向与体表形成45。斜刺刺入8-12mm,要求酸麻针感,起针时行开阖泻法。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3临床疗效观察3.1疗效判定[8]:重点观察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伴随症状。①头痛发作次数:以月计算,每月发作5次以上为6分,3〜4次为4分,2次以下为2分。②头痛程度:发作时需卧床为6分,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③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天以上为6分,持续12小时至2天为4分,小于12小时为2分。④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项或

6、以上为3分,2项为2分,1项为1分。3.2综合评分[8]:①严重头痛:积分在17分或以上;②屮度头痛:积分在12分以上;③轻度头痛:积分在7分或以上。3.3疗效评定[8]:起点不能低于7分,疗程不能短于1个月。①临床治愈: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不针刺不吃约1个月不发病;②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以上;③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1〜50%。④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3.4临床观察结果如下表:4结语舍岩针法是由一位曾于16世纪当过朝鲜佛教泗溟堂大师首弟子的舍岩道人创立的。舍岩针法创立后近四百年间一直以手抄及应用形式秘传,到

7、了1975年,朝医学者李泰浩氏首次整理秘传之手抄本舍岩针法,编写《舍岩道人针灸要诀》一书,公布于世,使舍岩针法治疗技术在民间公开广为流传,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木次临床疗效观察表明,朝医舍岩针法作为一项非药物独特疗法,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治疗朝医辨象为太阴人的偏头痛疗效明确,特色与优势明显,尤其在预防性治疗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不但可减少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缓解相关的伴随症状,并在降低偏头痛复发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DroffRB.Newheadacheclassification[J]・Neuro,

8、1988,3;1138.[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岀版社.2002.[3](日)平原宗轩•东医四象诊疗医典[M]•汉城•杏林书院.1941.[4](朝)李济马著.(韩)朴性植译解•东医寿世保元四象草本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