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04238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施行语文导读导写教学法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施行语文“导读导写”教学法的问题与对策这个学期,我们语文科组开设了“高中语文导读导写的研究”课题,围绕这个课题,老师们积极开展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的反思。问题一:指导不力。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老师的讲为中心,堂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老师的一个声音在响着,滔滔不绝,正面灌输,逐段逐句讲解分析,生怕讲得不够深入细致,即使有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但老师也是很快就说出了答案,自问自答,学生并无发言。老师担心提问学生,学生不会回答,或者回答得不好而拖延了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无法完成这一
2、节课的教学任务,因而只有拼命地讲。学生只有被动地听和记,大多时间处于相对静止无所作为的状态。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究其原因,是这些老师迷恋于传统的灌输式教法,不肯放弃自己的一套旧的教学模式,贪图省时省力,对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实质性的理解。问题二:指导不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但是,提出的这些问题没有体现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达到读写的训练目的。或者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过小,成为了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者训练时间不足,学生没有真正读进去,还未來得及体验整合知识,老师就己经
3、转换了话题。因此,老师不断地提问、讲解,讲解、提问,学生缺少读、思、写、说的机会,只好依赖于老师公布的所谓标准答案。一堂课下来,学生似懂非懂,所获无几。究其原因,是这些老师的教学设计缺少针对性,他们只是从本本出发,对教材的理解不深,过分地依赖《教师教学用书》,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问题三:指导不当。有些教师从《课程标准》中摘抄几个新名词,作为标签粘贴在课堂教学上,就自以为掌握了新课程标准,改革了课堂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文本10分钟,美其名曰“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美其名曰“合作学习”。但是,在阅读
4、、讨论之前,教师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导向,在阅读、讨论之后,教师也没有根据学生阅读、讨论的情况给予及时的点评、释疑和指引,而是在阅读、讨论之后按照教师既定的教案进入下一个讲课流程,又恢复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这种阅读、讨论形式,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究其原因,是这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有误区,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抓其表面不涉实质,徒有华丽的课改外衣,其实是对课标的精神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在导读导写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传统语文教法的诟病,也有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产物,然而,都是与新
5、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相悖,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导读导写的教学模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很明显,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该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树立主体意识,调整心态和策略,探索学习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语文导读导写教学应摒弃那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单向剖析文本材料的做法,应将传授知识的课改革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课,将教师的演讲课改革为师
6、生互动的课,将读写分离讲练脱节的课改革为名副其实的读写训练课,让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共同表演的大舞台。总之,语文导读导写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能在文本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高读写能力,获得审美体验。新课标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淡化所谓的“统一答案”、“标准答案”,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知活动显现出来,允许学生提岀不同意见,不必追求“唯一答案”,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
7、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只是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而不作引导,那么,学生也会无所适从。教师如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作有效的引导呢?首先,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置于教材学习的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讲起课來以我为中心的缺点,要以学生的读为本,把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投放到学生的本色阅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有时间自己读书、思考、做笔记、写答案。教师只作阅读前的指引,阅读后的点评归纳。教师不可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中有质疑、有争论,这是正常的好现象,证明学生的阅读很专心很投入。在导读
8、中,教师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培养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的能力,达到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鉴赏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要让学生能深入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作品,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增加对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