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ID:44591507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_第1页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_第2页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_第3页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_第4页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健脾清胃法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健脾清胃法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健脾清胃疗法。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4.8%,治疗组在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内血糖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清胃疗法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健脾清胃、中西医结合、II型糖尿病中医治疗II型糖尿病素以健脾清胃,输精降噪为主。笔者采用健脾降糖方与西药达美康结合治疗H型糖尿病,并与单

2、纯采用西药治疗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比较,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84例于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II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26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2.8岁;其屮男59例,女25例;患糖尿病2年以内者为21例,2至6年者为45例,患病6年以上者为8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属于中医辨证中的气阴双亏,燥热内乱,在年龄,性别,病程的比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牛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采血前至少8小时未进食,血糖水平$7.0mmol/L或任何时间

3、血糖检测$11・1mmol/L可诊断糖尿病⑴。1.2.2中医诊断标准糖尿病即中医辨证范畴内的消渴病,多属脾虚阴衰,胃热内扰,参照中医药学会制定的《消渴病分期辨证与疗效评价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主要症状有易渴多饮,疲乏消瘦,食量人而体重下降;次耍症状有舌苔厚腻,舌质发红,伴有齿痕或舌裂纹,脉象弦细滑数,平时食后腹胀,烦躁怕热易出汗。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并伴有两项以上主要症状者可确诊为脾虚胃热消渴病[2]o1.3治疗方法对收治患者首先进行四周的糖尿病人相关指导,调节饮食结构及用药组成,停止口服中药降糖药和降血脂药物。Z后服用达美康,并固定降糖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3]。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

4、用降糖健脾清胃药物:太子参,黄英,石膏,葛根,生白术各30g;生地,苍术,麦冬各20幻法夏创;知母12g用水煎服,每曰两次。1.4观察指标检测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廿油三酯等指标。1.5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依照中药治疗消渴病的临床指导原则将显效定义为: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正常或降低为治疗前65%以下,症状积分减少为原来的30%或以下;有效定义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降低为治疗前的80%以下未达到显效的标准,症状积分减少为原来的70%或以下;无效定义为:血糖指标未下降或未下降为有效指标。症状积分为治疗前后积分差占治

5、疗前积分的百分比。2.结果1.1治疗结果具体结果参见表一,表二。表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2116588.1%对照组1491954.8%表二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5mol/L)组别时间PBGTOTGIIDL-CLDL-CFBP实验组治疗前13.6±0.57.6±0,73.3±1.20.9±1.03.9土0.29.4±0.5治疗后11.2±0.37.5±0.33.1±0.71.2±1.72.7±1.17.5±1.2对照组治疗前13.6±1・07.7±1.93.5±0.40.6±0.43.8±1.49.6±0.3治疗后12.4±0,87.3±0.63.2

6、±1.00.8±0.13.4±0,78.3±1.6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讨论糖尿病是内分泌出现紊乱所导致的疾病,中医辨证理论中认为脾是后天之本,饮食的营养吸收和全身的输布主要依靠脾的输送功能,运化饮食精微之气并输注于全身的组织器官。如果脾失健运,输布功能失司,化源功能不足,食物精微之气无法输布于全身,纵使饮食量多也无法被组织所利用,导致了内生燥热,气血双亏,阴阳失调的病机,产生了消渴病。同脾同处于中焦的胃主腐熟水谷,为水谷Z海,内径Z中素有“二阳结谓Z消”即是指胃,因此现代中医辨证理论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与脾胃功能失调有重

7、要关系。消渴病患者“五脏柔弱”,食物精微之气不能涵养全身,定会导致气血双虚,不仅本脏自病难愈,还会对其他脏器产生影响,五脏柔弱的根源在于脾胃失司。有些患者初期以“三多”症状为主,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步发展为脾虚为主的症状。临床中多数患者形体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情志不畅,易于导致脾气壅塞,升降失司,导致气虚多湿,水运失降。治疗上以黄茂,太子参,白术,苍术为主,旨在补屮益气,健脾清热;以石膏,玄参,知母润燥;葛根,麦冬升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