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72448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现阶段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丁伟陈国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阶段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丁伟陈国华)现阶段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T伟陈国华上传时间:2008-5-28近年來,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法律童识的提高,人民群众越來越多地通过信访渠道來维护自己的权利。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涉诉涉法信访问题注定将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性因素涉诉信访工作也注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建立制度、狠抓落实,初步扭转了涉诉信访工作的不利局面,基木形成涉诉信访工作的良性循坏。2008年是我国的“政治年”,我院涉诉信访形势骤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为更好地处理现有的涉诉信访案件,预防新的涉诉
2、信访案件的发生,更好地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本文将结合襄城县人民法院2007年涉诉信访的工作实际,对现阶段涉诉信访工作屮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行分析,并试就完善和细化涉诉信访工作措施提出对策性建议。一、涉诉信访案件的基木特点分析以襄城县法院涉诉信访的基木情况来看,其主耍冇以下几个特点:1、涉诉信访案件出现组织化苗头。少数信访人为壮大声势,扩人影响,组成信访队伍统一行动。2007年的12名上访老户,也是由最初的不相识,到近年的多次集体上访,其屮ITI某就是这些涉诉信访的组织考。这种组织化苗头反映了他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上访“经验”,给我们的处理T作带來很大困难。2、涉诉信访上访部门多。当事人采
3、取多种上访形式,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纪委上访,牵扯各级领导精力。3、涉诉信访案件处理难度人。许多当事人是老上访户、钉子户,甚至有些是违法的无理闹访户。上访案件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及有关政策问题,现根木无法解决,但当事人不服,坚持上访,处理起來比较因难。4、行政案件居多。去年上级交办我院的涉诉信访案件共13件,其中行政案件就占8件,基木上占总数的2/3。5、上访人呈老龄化趋势。从上访人的年龄來看,年轻人极少。大部分人在50岁以上,2007年的12名上访老户中50岁以上的就占到11人(最人的已经85岁),片涉诉信访老户的92%。6、上访人文化程度偏低。从上访人的文化层次來看,绝大部分上访
4、人的文化程度偏低,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文盲,大部分上访人思想偏执。7、上访者女性居多,这与女性的性格特点有关。大部分女性与男性相比,心胸不够开阔,遇事容易想不开,走极端。二、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分析(一)法院H身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少数审判人员司法为民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树立的不牢,办案过程中还存在态度冷、硕、横、冲现象,导致当事人对法院的工作产生不信任而出现上访;二是部分审判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案件简单一判了之,不注重案件的法律效果与补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能结合案情为当事人解释案件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造成当事人谋解而出现上访;三是个别法官廉洁意识不强,还存在着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
5、,因执法不公而出现涉法上访;四是部分审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立法精神掌握得不够准确,或对案件事实1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事实、证据认定有误,致使案件审理结果显失公止而出现上访。如李某上访案,李某最初起诉的是为第三人办证的某单位,此案经一审、二审、再审后,屮院以程序违法为由将案件发冋我院重审,程序违法就表现在将被告主体列错,被告应为该部门的主管部门却将该部门作为被告來几次审理。此案若在一审时,将以原告所列主体资格不适格为由驳冋具起诉,进而再解决具他问题,李某便不会连续十几年上访。(-)上访人口身存在的问题一是长期上访的当事人文化索质普遍不高,且多为年龄较人的群众,认识问题有局限,法律知识欠缺
6、,思想传统守I口,不易做思想工作,往往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法律规定,不能接受承办人的答复和解释;二是上访人故惠借诉讼Z机提出案外问题要求解决,不予解决就以诉讼为幌子进而上访。如聂某离婚案便是如此。法院判决其与丈夫离婚后,孩子由父亲抚养,费用自理,债务双方分担。聂某不服,既要求抚养孩子,乂以有病为曲捉出无能力抚养,但同时又要求对婚后财产共同分割,债务由其丈夫一个负担。另外又提出要求将前夫名下的房产过户到儿子名下。法院无法直接解决,于是上访。三是部分上访人在利己思想驳使卜•,不顾案件的实际情况,向对方当事人或者法院捉岀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借上访向法院施压,得不到满足时就走上缠诉缠访之路。(三)社会方
7、而的原因社会纠纷的人量增多与诉讼外解决纠纷机制的弱化Z间的孑盾,使得人量原来能够通过其他纠纷解决机制能够解决的纠纷涌向了法院。很多纠纷因为拥有英他纠纷解决机制处理或解决经历,信访者或多或少地产生或积累了一些矛盾或怨气,或者先入为主地形成了偏见或偏面认识,在法院诉讼过程中,这些孑盾、怨气或偏见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发泄或支持,从而转向上访。另外,不当新闻舆论的误导也是上访的原因之一。三、涉诉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