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的阴阳观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

ID:44553394

大小:24.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_第1页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_第2页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周易的阴阳观《周易》的“易”,上半部是个口字,下半部是个变形的月字,合在一起成为“易”字,以示“易”的含意,就是专门研究有关日和月,即阴和阳的问题。现在把易当作容易的“易”,就是说,按阴阳运行规律办事,一切就都容易做到;再如交易的“易”,这实际止是指阴阳矛盾由对立走向统一的一个表现。说明这“易”字的含意,正是由这阴阳(即FI和月)的关系引申而来。所谓《周易》,既是指周人祖先进一步研“易”的成果,也是指周人祖先用于指导后人怎样研“易”和用“易”的一部专著,并II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后人从中总结出五个方面,这

2、就是:(1)阴阳对立观,(2)阴阳互根观;(3)阴阳消长观;(4)阴阳转化观;(5)扶阳抑阴观。我们下面把周易的阴阳观和矛盾观对比来证明周易的阴阳观。(1)“阴阳对立观”,这是说在一切事物的内部,都是有阴和阳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所组成,事物中如果没有了这种矛盾对立的运动,这个事物同时也就不存在了。这种观点和《矛盾论》中所讲的有关内容很相似,《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口始至终的孑盾运动”,“没有孑盾就没有世界”。(2)“阴阳互根观”,这是在说,阴阳两方面的对

3、立,都是把对方当作口己存在的根源,也就是说,当作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了对方也就没了自己。这一观点同样和《矛盾论》中所讲的有关内容很相似。《矛盾论》中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3)“阴阳消长观”,这是讲,阴阳在每一事物中所体现出的矛盾与斗争的力量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相互处在长期势均力敌的地位上,而往往是以一方为主,一方为次。但在发展中,这主要的一方也会变成次要的一方,使自己在矛盾中所具有的支

4、配地位得到消失;而次要的一方,又会成长为主要的一方,即在矛盾中成长为具有支配地位的一方,从而使孑盾斗争的主次关系发生了根木性的变化。这种观点和《矛盾论》中有关内容也很相似。《矛盾论》屮说:“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的。矛盾着的两方而屮,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而且“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着”。(4)“阴阳转化观”,这乂是讲,阴和阳本身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东西,互相转化就是指阴变阳,阳变阴,即指性质

5、发生了变化。这一点《矛盾论》中也作了充分肯定。《矛盾论》中说:“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4)“扶阳抑阴观”,在这个问题上,《周易》的作者是把阳当作是止义的象征,把阴当作是邪恶的象征。“扶阳抑阴”,就是教人们都要站在正义者的立场上,扶持止义战胜邪恶,让新生力量战胜腐朽力量,这种观点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是这样论述的:“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I口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灭亡的东

6、西。”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在写《实践论》时就已经指出:辩证唯物论最显著的特点Z-,就是“公然巾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因为无产阶级是代表新生事物的一方。历史上在这个也有一定的贡献,汉代易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五□,并以此解释节气的变化,解说《周易》原理,被称之为卦气说。卦气说的实质就是讲一年四季防阳二气的消长运行,京房作为汉易的代表人物,其对《周易》占筮体例的理解,都贯穿了这一基木思想。他发展了《易传》中的阴阳说,鲜明地提出了阴阳二气说,并以此解释易

7、学屮的阴阳,范畴把周易的阴阳观能和五行观解释出来:以五行学说解释《周易》小的象和数,是郑玄易学的一大特色。把《周易》中的数同五行联系起来,始于西汉刘歆的《三统历》。以五行解释八卦爻位则始丁京房。扬雄受其影响,将五行生数和成数配以时间和方位,纳入其《太玄》图式Z中,讲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和万物的盛衰消长。郑玄吸收了他们的观点,用來解释《系辞传》屮的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他认为,《系辞》屮所说的天地Z数,就是五行Z数。天地Z数各有五,一二三四五和六七八九十之数即五行水火木金土的顺序。前者为生数,即生物之数;后者为成

8、数,即成物之数。此天地之数又代表天地之气,天奇之数为阳,地偶之数为阴。仅有奇数,无偶数相配,即只有阳而无阴,还不能生成万物。所以五行Z生数和成数要和配合,即地六配天一,天七配地二,地八配天三,天九配地四,地十配天五,这就是《系辞传》所说的“五位相得而齐有合。”有此阴阳Z数相配合,天地Z气方能生化万物。以上所举之例,是古人从《周易》对阴阳矛盾的具体运用中提炼出來的几个观点,从现在看,这些观点,又正是马列主义辩证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