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ID:445393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3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我国高房价的危害、成因及对策分析(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我国对于房地产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的研究文献有李春吉,孟晓宏等人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将历年房价用曲线拟合趋势相,再用ARMA模型处理随机项。对于在对新政策下发后上海房价的走势进行重新预测。以及高波,毛丰付等人利用历年房价,开发面积,贷款额等各项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和价格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对投资成本的预期是影响房价变化的基本因素。由于房地产价值量大,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和购买者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

2、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的态度也促进了房价的上涨。此外开发商囤积土地,炒房者大量投资房地产,是房产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复旦大学的谢百三教授就房价泡沫形成的问题做了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经济,原因是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在最近几年出现了投资和圈地热潮促使房价非理性上涨,导致商品房的空置率居高不下。当大量需要住房的居民没有能力购房,供需关系就不平衡了,大规模推高房价的资产保值投资行为是无法实现其保值功能的。王家庭,张换兆等人运用案例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们认为中国房地产业存在泡沫,但

3、这种泡沫并非全国性的,而是地区性的。国外:3国外的房地产市场化程度比我国高,市场化的时间也比较早。房价问题的重要性及敏感性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根据国外的《经济展望报告》杂志,外国人推测中国的房价是必然要降的,他们的主要依据是研究的数据报告。2010年7月,渣打银行、野村证券公布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调研的报告。渣打银行在调研中统计到,自新政出台以来,他们监测的上海、北京、深圳等14个城市住房成交量,以四周移动平均值计算下降了约60%,其中,北京降了70%,深圳降了57%,上海降了28%,中小城市中,海口交易量下降95%,杭州、大

4、连降了90%。他们认为中国新政的出台就是为了打压房价。野村证券的调研报告认为,中国房价下跌10%-20%是合理的,这样房价能够回到2009年中的水平,如果下跌超过20%,带来的问题可能是房地产市场过度萎缩对经济及其他部分可能造成影响,从而可能会放松部分紧缩政策。渣打银行研究报告表明:上海和北京约有61个定于6月份开盘的新项目中约有三分之二已经被无限期搁置。尽管如此,多数外资机构仍坚信降价并非“房产泡沫”破灭,只是短暂的回调。澳新银行的调研报告认为实行调控政策以来中国多数一线城市的房价波动保持平稳,又由于中国家庭的负债率较低,金融机

5、构出现严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他们认为在短期内中国房价不会崩盘。(二)研究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王家庭,张换兆等人运用案例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进行的系统分析。他们用大量历史数据表明,房地产泡沫严重时,不仅会引发泡沫经济,致使经济波动、货币大幅度贬值,还可能会引发社会失业率大量上升,造成民众恐慌心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所以必须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各个环节。一方面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房地产泡沫预警机制,当房地产过热时,积极适度地调整房地产业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规范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制止开发商进行土地投机并保证

6、房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总量和贷款结构的监控,防止银行贷款资金过多流入房地产业。(三)发展趋势1、研究新权重对CPI的影响2011年住房类权重将会比2010年有所增加,房价因素部分将被编入CPI。从长期的趋势来看,新的权重调整后会对CPI有何影响,还有待观察。目前下一步改革将在房租市场实行,增加廉租房,同时房屋贷款利率将以贷款利率和房价的加权数来代替。2、研究新政策实施后,对未来房价存在影响的因素未来影响房价变动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是政策性住房供给和通胀的幅度。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较小,除非房价大幅上扬致使更严厉彻底

7、的政策出台。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通胀水平,一旦通胀过高,在汇率、利率和热钱流入的作用下,可能让投资性住房需求再次上升。所以,中期房价走势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3、从长远角度,研究新政策对房价调控的效果3长期内起决定作用的是政策性住房和非政策性住房的投资和供给。这两个方面的供给,政策性住房要看政府有多少支持力度,或者政府愿意给以多少政策体制上的支持,比如,发行地方债、与民营机构合作等。而非政策性住房的投资和供给,则取决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以及其对新政策的预期。政策的干预的力度过大,也可能会导致房地产企业投资时显得谨慎。综合起来,我

8、们可以看到,今后关于房价的研究应该着重于政府出台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政策的实施力度,以及对通货膨胀的预警和对策。(四)存在问题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没有对其正确得理解,甚至政策性调控被戏称为“空调”。大多数人都认为出台的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