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

ID:44536608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_第1页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_第2页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_第3页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浅析现代汉语中量词十分丰富,这是它与印欧语系诸语言的一个重耍的区别性特征。从非量词性语言来看,汉语的量词似乎没有什么存在必要,“一枪”、“两鱼”表达得不是很清楚了吗?然而汉语却必须说成“一杆枪”“两条鱼”,这是为什么?另外,“杆”还可以换成“把”、“条”,“两条鱼”中“条”也可以与“尾”、“盘”替换,但它们又并不是能随意替换的,其中又蕴涵着怎样的规律?这些都是汉语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试图找到量词与名词搭配间存在的规律。一、研究历史的回顾量词从马建忠先生的《马氏文通》开始,便成为语法学家们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先后

2、出现了大量研究量词的论文,有关量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前人对量词的研究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划分到四个方面:①量词小类的划分;②量词的修辞作用;③方言量词、少数民族量词、外语量词的研究及其与汉语量词的比较研究;④量词与相关成分的关系。关于名词和量词的组合,20世纪9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是“约定俗成”,即什么量词与什么名词搭配相对比较固定,尤其是某些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选择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人们通常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了量词本身,其中最突出的是研究量词的修饰作用和列举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o教师在教学中把量词与名词的搭配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记住背下来。如:“一条

3、狗、一匹马、一张桌子、一块板子”,并且把“一轮圆月、一弯新月”等量词搭配作为很好的修辞效果的典型来讲解。但是这些都远远不能解释量词的某些搭配现象,以“张”为例:为什么“一张纸”、“一张桌子”都可以说,可是纸那么薄,是平面之物,可桌子很明显是立体之物?二、汉语量词存在的必耍性数量是人类认识并把握客观事物的最基本手段和方式之一。语言作为符号系统,自然把数量范畴纳入其中。数量范畴是语法的基本范畴之-O量词是汉藏语系的重要语法特征之一。屈折语缺乏汉藏语这样丰富的量词,而汉藏语则缺乏屈折语数量范畴那么严格的形态对立。这两种语言一个是量词特别丰富,一个是数量范畴形态发达。

4、这体现了语法系统的互补功能。也就是说,屈折语名词数量范畴形态发达,名词的数量形态承担了表达数量语法信息的功能。现代汉语量词特别丰富,量词承担了表达数量语法信息的功能,补偿了名词的数量范畴形态上的不足。汉语量词的大量出现并作为一个显性的词类而存在,反映出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对量的认识越来越精细,而不再像古人那样对数量的认识隔阂而导致语言的表达模糊。三、名量词与名词、动词等的关系量词作为一个词类,属语法范畴,但汉语量词主要來自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作为一个语法单位,汉语大部分量词还负载着一定的语义信息。这种语义信息影响到它和名词的选择搭配,即具有一定语义特征的名词选

5、择与之在语义上相适应的量词來搭配。这样的选择搭配结果,就形成了量词的语义类别。比如称量片状物体的量词就构成一个片状义类量词的集合,如片、幅、面、层等;称量点状物体的量词就构成点状义类量词的集合:如滴、粒、颗、丸等。人们根据不同量词表现出來的语义特点进行分类,就可得出量词的语义类别。个体量词的默认数量都是“一”,它们不起区别数量的作用,但是一般有区别种类、性质、等级等作用。虽然量词和名词在语法上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但两者在语义上却存在直接的选择和制约关系。人们对名量词的研究,特别是名量词的语义分析中,经常通过分析量词的语义特征來看什么样的名词和什么样的量词组合。

6、汉语中量词是个相对封闭的词类,经常使用的不过一百多个,而名词却儿乎是开放的,数量难以统计冃还在不断扩大。这样一來,名词与量词Z间的的搭配显然不可能是对应的,必然担当起修饰众多名词的任务。必然导致同i个量词可能会修饰众多名词的任务。且事实上从量词的角度来看,它们的搭配确实有一对多的关系。可也不排除多对一和一对一的搭配。同一个名词可以受不同量词修饰,这是因为人们对同一个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着眼角度。同一个量词也可以搭配不同的名词,是因为名词一般都会具有类似的特征,才聚集在同一量词门下。当然,对名词与量词的组合问题,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以量词为主选个体,名词集合为被选

7、群体,看某个(些)量词所能搭配的名词范域,这样形成的是一量多名现象研究。如“条”能搭配的名词是“鱼、板凳、毛巾、线”等等。二是以名词为主选个体,量词集合为被选群体,看某个(些)名词所搭配的量词范域,这样形成的是一名多量研究。量词大多数来源于名词,少数来源于动词(如张、堵等)或形容词(如方)。量词具有的表形义是由与其来源和关的词赋予的。如“条”原是指“枝条”,枝条是长条状的,因此,量词“条”就具有长条形义。“头、口、把”等原义是指事物的某个部分,由于这些部分的形状的稳定性,因而也逐渐将它们的形态固化在“头、口、把”等上面,使“头、口、把”等也有表形意象,我们认为

8、它们也具有表形功能。“张、堵、方”等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