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

ID:44533847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3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_第1页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_第2页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_第3页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_第4页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改革首先是还权于民郭道晖摘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而用”已H渐成为执政党领导人认同的新权力观。而“还权于民”更为迫切。它包括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私权利与公权利,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立法、行政与司法等各个公权力领域的参与权,以及推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及其社会权力的作用。“还权于民”是现今进一步深化改革,化解社会矛盾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一项要立即付诸实践的迫切任务。将国家权力逐渐“下放”或“还权”于社会,更有利于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从社会发展的远景看,国家权力的完全社会化,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20

2、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决定”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以薄熙来严重违纪案为反面教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其屮还特别强调要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我认为,树立止确的权力观是关系执政党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党的十八大新一届领导班子必须而对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拟就此问题略加论述。-、执政者的新权力观2002年底,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提出了一

3、个15字方针:“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被称作“新三民主义”。他的本意是执政党应当为人民而用权、谋利,系情。这道出了共产党的木质和立党宗旨。意在说明执政党是用权、谋利,系情的主体,而人民是受体一一服务对象。⑴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把胡锦涛的15字方针进一步补充了10个字:“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他这两句话(包括第二句)的主格或主体都是指人民,特别是强调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1]不过这句话在语法上冇瑕疵:按共本意,“民”是宾格(受体、客体),但用“所”字就变成了主格(

4、主体),如同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句式,主体是“秋风”,它吹破了茅屋。这样,一个“所”字就改变了主与宾的地位。准确的提法应当改为"权为民而用,利为民而谋,情为民而系。”隐含的主体才是执政党。不过,原话也正好表明人民是权利和权力的主体。权木來应当由人民來学握(用)。的,也要由人民来运用。这也就强调了权力和权利的本源与归宿,指岀了权力的核心价值。这是对15字方针的补充和发展,很有深意。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前部长朱厚泽在肯定胡锦涛的“三民”原则的同吋,曾说:“一定要补充一条淑为民所授,,这一条还是前提。"可惜,朱厚泽

5、的“权为民所授”多年来并没有为当局所确认。现在,习近平阐述“权为民所赋”,是执政党的高层领导人在权力观上的一个明显的提升。权力和权利木来就是属于人民或全体公民的。可是在事实上却往往被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所垄断。社会主体既无权力,也很少权利,老百姓在遭受专横的党政权力的侵犯和剥夺时,没有或很难运用权力或权利去抵抗或得到救济。2008年8月31日,原湖南省委书记(现任新疆自治区区委书记)张春贤,在湖南全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口号:〃还权于民"!他说:“前两次解放思想偏重于

6、还利于民,这一次解放思想在继续注意还利于民的同时更偏重于还权于民!”张春贤的“述权于民”正好是习近平的“权为民所赋”在逻辑上的引申。这样,我们可以将领导人提出的上述口号或格言串成一条具有法理逻辑的权力与权利链:权为民所赋-一权为民而用一-还权于民一一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赋”是指执政党和政府权力的来源;“权为民而用”是执政党和政府行使权力的根本归宿(服务对象);“还权于民”则是进一步确认:非法或不当地过度地被党政垄断或侵犯的权利和权力,应交还人民;“权为民所用”则是要求权利和权力直接由人民掌握和行使。认识和强调“权为民所赋”与“

7、权为民而用”十分重要,这是属于观念转变问题。但“还权于民”更迫切,它是现今进一步深化改革,化解社会矛盾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一项要立即付诸实践的迫切任务。应当说,提出“还权于民”的口号在中国是大突破。记得50多年前,即1957年,清华大学的学生屮有人写大字提出“还政于民”,就被认为是挑战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污蔑共产党掌权不代表人民,是大逆不道,而被打成右派。现今前湖南省委书记居然提出“还权于民”,比“还政于民”更为明确,因为它鲜明地突出了“政”的核心要素-一“权”。所谓还权的“权”,我认为既有权利,也包括权力。权利又包

8、括自然人的私权利与公民的公权利。权力则包括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二、还权利于民近年来,随着权贵资产阶级和官僚特权集团的形成,他们为了维护与扩大其既得权益,运用其独占的党政权力,恣意侵犯、剥夺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法定权利,包括自然人的私权利(生命、自由、财产、安全等等)和公民的公权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