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27749
大小:355.4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3
《江西省四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7年11月17日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屮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宗法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春秋吋期,各诸侯国在黄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还恶意将灾害引致邻国。战国吋,赵国曾将黄河决堤以浸淹齐魏。这说明()A.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C.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现
2、具有合理性B.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D.大一统王朝岀3.对下图所示措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汉初经济恢攵B.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C.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D.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5.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3、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咼了政府的行政效率6.以下摘自钱穆对屮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机枸”★“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夬”★“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汉代的刺史制D.元朝的行省制6.《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这说明()A.唐朝矛盾错综复杂,难以决断B.权力部门相互掣肘,效率较低C.决策程序过于死板,制约皇权D.政治制度弊端严重,决策艰难7.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秦汉时期坐着奏事宋元时期站着奏事
4、明清时期跪着奏事A.分化相权使Z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B.权力rti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C.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D.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8.元朝沿宋、金旧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僚机构。下列机构为宋元共有的是()A.政事堂B.枢密院C.宣政院D.军机处9.今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屮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替权力而设立的是()A.刺史B.郡守C.同平章事D.三司使10.据统计,北宋吋,科举11!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
5、%,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进步B.科举制度的完善C.统治者的政策D.市民阶层的壮大11.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12.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
6、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6.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诏罢中书省”,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A.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C.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7.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8.下图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它所承载的历史事件()①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②充分利
7、用了自然条件③以抵抗列强侵略为目标④体现了不畏强暴的精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提,诸国安然而亨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列强获得这一权益是在()A.《南京条约》附件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丹条约》10.阅读下面三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图1图3A.图1和图2的经济主张是继承发展关系B.图1和图3都建立了农民阶级政权C.图2和图3都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D.图2的主张符合近代历史发展潮流6.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海上的一
8、次战役。有人曾作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吾军。后来天道终归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是纪念()A.丁汝昌B.刘步蟾C.林永升D.邓世昌7.丘逢甲晚年在一首诗屮写到:“弃地原非策,呼天倘见哀。百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诗中提到的“弃地”事件发生在()A.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