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5.《孔乙己》

初中语文 5.《孔乙己》

ID:4451388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初中语文 5.《孔乙己》_第1页
初中语文 5.《孔乙己》_第2页
初中语文 5.《孔乙己》_第3页
初中语文 5.《孔乙己》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5.《孔乙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孔乙己》学案教师寄语:小小酒店,演出世间百态;一碗浊酒,品出人间冷暖。鲁迅先生曾说,《孔乙己》写出了“一般社会对一个苦人的薄凉”。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字词知识;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题思想;(重点)3、分析人物悲惨命运及其原因,体会科举制度对封建文人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的黑暗与没落,体会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难点)4、感念社会的进步,勤勉上进、求真务实,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查(一)小说文体知识复习1、根据体裁不同,可将文学作品分为、、、四大类。2、小说的三要素是指:、、。3

2、、小说按篇幅大笑可分为:、、、(又称为小小说)。4、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通常使用:、、、、描写等方法,其中具有介绍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通过突出人物行动、肖像、语言等各方面的细节来展示人物性格。(二)了解作家作品1、鲁迅(1883至1936),原名,字豫山、豫亭。浙江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称为“民族魂”。其作品集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14部。代表作有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和塑造了“阿Q”这一伟大文学形象的《》。2、《孔乙己》选自小说

3、集《》。3、你所积累的鲁迅的名言有:。(三)学习过程一读课文,积累知识1、找出不会读、易读错的字词并注音:舀(  )羼水(  )蘸(  )阔绰(  )笔砚(  )附和(  )大抵(  )荐头(  )惋(  )惜唠叨(  )绰号(  )门槛(  )不屑(  )置辩折本()折()断颓()唐2、找出文中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并解释:格局:大抵:阔绰:无聊:营生:间或:不屑置辩:附和:惋惜:颓唐:3、解题:《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

4、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鲁迅发表这篇小说作为呐喊的呼声之一,提醒知识分子起来反对封建文化。这就是《孔乙己》的战斗意义。这篇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具有深刻、精炼、含蓄的特点。二、二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以线索,通过以下几个故事情节来叙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与悲惨命运:(1);⑵;⑶;⑷;⑸;⑹。2、文章根据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请以简要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⑴(1-3自然段):;⑵(4-13自然段):;3、课文第一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咸亨酒店的格局及其不同类型的顾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什么特点?作

5、者为什么要先介绍这些?4、课文中的“我”是作者吗?这个“我”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三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找出反映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反映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的一句话;反映孔乙己结局的一句话。2、孔乙己身上表现出了很多的矛盾点。默读课文,完成下题。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的人。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的人。3、孔乙己以上的各种行为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呢?明确:■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孔乙己“

6、穿长衫”是因为他:■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的观念根深蒂固。■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4、文中的掌柜、丁举人、众酒客虽然着墨不多,但个性鲜明且含义深远,你觉得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写这些人有何深刻用意?四、合作释疑,领悟主旨1、《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

7、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2、课文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这些笑中包括小伙计的笑,掌柜的笑,短衣帮的笑,小孩的笑,他们的笑各是什么样的笑?.3、是什么造成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4、作者在孔乙己身上寄托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后你有何感想和启发?五、布置作业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课文没有明说,请展开你的想像,设计一下孔乙己最后的结局。六、达标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附和(hè)砚台(yàn)羼水(chàn)B.涨红(zhàng)绽出(zhàn)茴香(huí)C.间或(jiàn)着了慌(zh

8、áo)舀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