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ID:44508282

大小:8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_第1页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_第2页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_第3页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_第4页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和能力选择常错易混知识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考知识点1.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程度。科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②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⑥教育与牛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2、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咅乐、美术)等课程。初屮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斥、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3、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可以得出小学低年级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屮高年级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考点点拨: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安排,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屮,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段设置的新变化。3.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自上而下的,从大学到中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

4、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两轨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英国是典型的双轨制代表。考点点拨:除了双轨制,考生还要了解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单轨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相对于双轨制来说,这种学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有利于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分支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其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

5、(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学校)畅通”。1.根据实施功能,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索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牛学习结果的评价。根据运用的标准,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

6、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类型评价吋间评价目的诊断性评价教学开始前摸清学牛底细,以便安排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总结性评价教学之后检验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2.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感枯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表现在生理枯竭和心理枯蝎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彖间保持距离,对工作

7、对彖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能确定去人性化就用排除法看是否消极评价自己,贬低工作或疲劳、丧失工作热情。)3.课堂纪律: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途径,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与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自我促成的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任务促

8、成的纪律主要指某具体任务对学牛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7.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理论代表人物观点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罗杰斯、马斯洛、装斯泰洛齐、福禄贝等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