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最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和易混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数学最容易丢分的知识点和易混点汇总33个知识点汇总1、遗忘空集致误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二?时也满足B?A。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集合中的元素貝有确定性、无序性、互界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界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3、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
2、结论。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颠倒致误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作岀准确的判断。5、“或”“且”“非”理解不准致误命题pVq真?P真或q真,命题pV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Aq真?P真且q真,命题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P真?P假;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也
3、可以把“或”“且”“非”与集合的“并”“交”“补”对应起来进行理解,通过集合的运算求解。6、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7、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苗数。8、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如果函数y二f(x)在区间[a,b]
4、±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二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対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9、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对于函数y二Asin(3x+(1))的单调性,当3>0时,由于内层函数u=wx+“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x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s〈0时,内层函数u=ox+*是单调递
5、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x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y=sinx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対于带有绝対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10、忽视零向量致误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牛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1、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解题时要全而考虑问题。数学试题屮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
6、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的情况。12、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an与其前n项和Sn之间存在下列关系:an=Sl,n二1,Sn-Sn-1,n$2。这个关系对任意数列都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分段的,在n二1和n22时这个关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解题屮经常出错的一个地方,在使用这个关系式吋要牢牢记住其“分段”的特点。13、对数列的定义、性质理解错误等差数列的両n项和在公差不为零吋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一般地,有结论“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c(
7、a,b,cER),则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0”;在等差数列中,Sm,S2m-Sm,S3m-S2m(meN*)是等差数列。14、数列中的最值错误数列问题屮其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正整数n的函数,要善于从函数的观点认识和理解数列问题。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是高考的命题重点,解题时要注意把n=l和n22分开讨论,再看能不能统一。在关于正整数n的二次函数屮其取最值的点要根据正整数距离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远近而定。15、错位相减求和项处理不当致误错位相减求和法的适用条件: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乘积所纟R成的,求
8、其前n项和。基本方法是设这个和式为Sn,在这个和式两端同吋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