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吆喝赏析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

ID:44495927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_第1页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_第2页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_第3页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_第4页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文吆喝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文吆喝赏析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追忆的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幻想,让人体会到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语文课文吆喝赏析,欢迎查看。此文开头第一段写了洋人斯提维尔如何欣赏北京街头小贩用以招探顾客而作出的种种声响,作者把洋人欣赏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表现出来。但是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便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一部分并非重点,但为什么作者还要这么详细地把斯提维尔感受街头商贩的种种音响的过程表现出来呢?你看,作者写道:他把这些声响形容为街头管弦乐队,他特别喜欢听理发师手里的“钳形

2、铁铉的声音”,“认为很像西洋乐师用的定音叉”,“布贩子手里的拨浪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给他以快感”、令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这个感受的过程不详细写的话,似乎也是可以的,似乎也不会有损于意思的表达。但我们仔细来感受这个洋人欣赏的过程,就会发现,他所注重的只是声音带来的感官享受,他的关注是比较表面化和机械化的,与心灵无关。我想作者写得这么详细,其实是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斯提维尔与作者在感受过程上的差异。斯提维尔只能获得感官享受,那么作者从各种吆喝声里又获

3、得了什么呢?他感受的过程又是如何的?作者感受到的是吆喝词、吆喝调的艺术性,如“栗子味儿的白薯”,就是用甲物形容乙物、还有“就剩两挂啦”,靠的是戏剧性来吸引人。在吆喝时还讲究声音的高低起伏以及合辙押韵,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这充分体现了吆喝本身给人的丰富的艺术享受。我们还发现,作者在介绍吆喝时,不仅关注了其艺术性,还联系了自己的一些生活体验,比如,作者在第10段中提及自己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因为小时候的自己能够买得起,玩够了还能把它们吞下去;上学的时候冬天天气很冷,一听说“烤白薯啊真热乎,”非买上一

4、个不可,既可取暖,又能温饱。而那个卖荷叶糕的、卖养麦皮的,总用忽高忽低的声音来吆喝,“把我吓了个马趴”,让我心有余悸。这些吆喝能唤醒作者童年的美好的回忆。而那个敲小钱的盲人、那些个叫得凄厉动人或者编起快板的乞丐,又让作者在童年时代便体验了底层生活的艰辛。我们看,这些吆喝曾经和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在作者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它们蕴含着作者美好温暖的回忆,作者并不是像斯提维尔那样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些街头商贩们表演,他是和这些吆喝融为一体的,那些吆喝就是作者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作者和斯提维尔的体验是不同的,一个是

5、纯粹的感官体验,一个是既融入了艺术的享受,又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这些吆喝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多的是人成长中重要的生活载体和情感附着体。蒋勋有一篇文章《过得像个人,才能看到美》,里边写了一个公司员工问他5岁的女儿将来应该学的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作者只建议11点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儿,这比较重要。作者在下文写到“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没有感动。如果没有人的记忆,所有艺术对她而言都只是卖弄而已。”作者还说“我原来希望的艺术是能恢复人的品味和人的感觉,但他们接触了这

6、些东西都没有感觉,像有些企业会固定举办一些音乐会,但他们却没有办法进入那个世界。所以我现在希望向大家说的是人的原点,当我们失去人的原点,谈所有的美都是假的。”蒋勋的话真是有启发性,如果把它和《吆喝》联系起来,我想这篇文章,讲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讲的就是人的原点。《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所谓原点,我想就是人最初的那些关于善的生命体验,而没有那些与生命相关的体验,一切艺术的欣赏都是空洞的、流于表象的。1、文章思路:文章第4段是个总领段落:“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

7、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题”。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这样,文章的思路显得有条有理,十分清晰。2、本文的衔接过渡的语句:(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一一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自然地

8、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探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