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9483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错综复杂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重要论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战略思考,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提供了遵循。一、要极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今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
2、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以及它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的强大支撑作用。从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辩证关系出发,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
3、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路径。诚然,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工作就不重要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丹了。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遵循,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
4、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需耍出发,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意义。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扌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其思想推动和演变则是个长期过程,尤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防微杜渐。如果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5、,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卞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耍犯无可挽回的颠覆性错误。二、要保持意识形态定力习近平同志在访欧期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中华文明、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并明确提出“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这一耍求,抓住了当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首先,意识形态定力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口信。保持意识形态定力,最根本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永远是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多次阐述道路问题。他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次,意识形态定力源丁•对中华文化的口信。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
7、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是基础,也是底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滋养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此,务必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
8、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再次,意识形态定力源于对借鉴世界文化的清醒认知。一方面,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对各国出现的新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