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

ID:44466604

大小:43.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_第1页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_第2页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_第3页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_第4页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借鉴世界法治文明郭道晖摘要:早在1998年,中国政府就己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是向全世界宣告:屮国绝不会自外于普世的法治文明。可是至今全国人大还没有批准这个条约,这有损中国的法治与人权形彖。长期拖延不批,就是人大失职了。中国还没有成型的完整的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制度,这是屮国迄今未能实现“法治屮国”的基本制度缘因。一、什么是〃法治中国"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这两个概念都内含“国家”,它们有无区别?我认为,“法治中国”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是涵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宪政概念,它还特别是与“法治世界”并立的大概念,属于国家

2、主权、政权范畴。法治国家则只是指全部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民主化法治化,主要是就国家的治权意义上而言的。法治政府一般特指行政权力,诸如依法行政、法治行政等等。法治社会则属于社会权力范畴,它是相对于法治国家的概念和与之独立并存、实行社会自治自律的实体。它与法治国家的关系是互补互动互控的。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法治中国”的一个特殊内涵:在国际关系上它意味着是“法治世界”的一员,是国际法的主体。(舍此,就没有必要在“法治国家”概念之外再重叠地來一个包含“国家”的“法治屮国”概念。)今日中国已堪称“世界大国”,虽然它的软硕实力同“世界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被称为“不完

3、全大国”,但它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和法律地位上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WTO和其他一些区域性国际组织(如亚A经合组织、上合组织、金砖五国等等)的成员或者支柱,在国际影响力上可算得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集团的领班;在国际事务上扮演一种“世界性角色”,举足轻重。它应当担负大国的国际责任,恪守国际条约义务,严格遵循、并且积极参与创建国际规则,现在还要同世界头号强大国家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如果它还停留在闭关锁国、不让外人“说三道四”的独善其身状态,或者维持“专制中国”,甚至发展为民族沙文主义的“霸权中国”,对内不讲人权法治,对外不守信义和平,

4、不按国际法制行事,不承担大国责任,就不会为当今或未来“大同法治世界”所容,而陷于孤立。从积极方面说,也会影响我们作为大国在国际上应当拥有的话语权、参与权(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权力)和国际威信。习近平在2014年7月间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曾指出:“屮国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止义,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屮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我们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一一习近平这一席话,表明了法治中国在法治世界中的大视野。如果我们的

5、党政领导干部都有“法治中国”这样的大思维,他们在履行公职行为时,就能站在国家全局、世界大局的大视野上,不致斤斤计较于本地区本阶级本利益集团的一时一事成败和权位得失,而能把依法治国上升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建立法治中国,对国内厉行宪政民主,追求公平正义;对国外信守和平发展,担当大国责任,这样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以法治社会为基础和动力要使中国真正成为“法治中国”,除努力建成法治国家外,必须同时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决不能将"法治社会"片面地解读为国家以法来管制社会。如过去有些党政官员把依法治国歪曲为依法治民,而不是依法治权、治官那样。近年

6、中央提岀要"创新社会管理",于是有些干部就片面地理解或扭曲为只是加强对社会的管制,而管制的目的在于维稳,维稳在于维持其执政地位和领导人的权位。其实,所谓法治社会,是指社会的民主化、法治化、自治化.实行市场经济以后,“国家一一社会”由一体化转型为二元化,社会主体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等社会资源,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并能运用这种资源的影响力、支配力(即“社会权力”),去支持或监督国家权力,从而出现了权力多元化、社会化。法也逐渐萌生多元化、社会化的趋势,即除国家制定的法以外,还存在“民间法”——社会的法,即社会自治规范,习惯规则,行业规程,社会团体的章程,

7、以及政党的党章,等等,还有高于国家法的“自然法”一一人权。法治社会的核心是公民社会,它能运用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权力,以及国家和社会多元化的法治规范,进行社会自律、自治,分担国家权力的负担,特别是监督、制衡国家权力,改变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的状态。过去理论界很少论及法治社会,捉到它也多是把它当作一个涵盖“国家一一社会”一体化的大概念,社会包融于国家Z中,是“国家的社会”。人们讲法治社会,与讲法治国家是同义语。这还是“国家一一社会”一体化吋代的I口思维。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如果把民间社会作为独立的实体同“国家”对立起來,还被批判为否定我们国家的“人

8、民性”(以为所谓“人民中国”就是国家天然地代表人民、代表社会,与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