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

ID:44448049

大小:575.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0-22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_第1页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_第2页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_第3页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_第4页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课件制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诗坛也失去了盛唐的蓬勃气象。这一时期的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艺术风格或高雅闲淡,或雕琢炼饰;其审美趣味有外拓趋向内敛,有昂扬趋向低沉,有浓郁趋向高秀。唐诗可谓是风格种种,流派多多。  中唐时期“创新”与“求变”是其诗歌的主要创作趋向,中唐的社会背景(如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用人制度诸因素),为诗人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也促使不同群体形成风格各异的诗歌流派。中唐诗歌大约有以下几派:  (1)以白居易和元稹为首,包括李绅、王建、张籍等人在内,倡导新乐府的创作,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2、合为事而作”,揭露中唐社会政治的各种弊端,反映时弊民疾,在诗歌形式上只要求浅显平易通俗自然,他们的创作在当时乃至以后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派诗人,从尚奇怪,重主观的创作主张出发,着力于探讨诗歌的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通过个人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一派诗人除了韩孟之外,还有刘叉、卢仝、马异、贾岛、李贺等,其中韩、孟、李最为出色。 (3)韩、孟、元、白之前的中唐早期,尚有刘长卿、韦应物与大历十才子等诗人,带着对盛唐的依恋,以萧条、冷落的心境表现山林隐逸的生活情趣。 (4)柳宗元、刘禹锡等“元和贬谪”诗人,或借异乡山水以抒发贬谪之苦闷,或借历史

3、古迹抒发千古兴亡之慨叹,柳的山水诗写得清淡秀丽,峻洁峭激,刘的咏史诗则豪迈畅朗。九日齐山登高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知人论世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

4、,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知人论世1、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人称“小杜”。2、晚唐社会动荡,杜牧经世之才不得施展,偏寓池州,处于一身中最困踬时期。3、《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3、知晓典故1、颔联化用两个典故。“尘世难逢开口笑”,《庄子》“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

5、,下寿六十,除病庾、死丧、忧患,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悲愁相继,难得一笑。2、“菊花须插满头归”出于南北朝诗人何逊的联句“插花行理鬓”,以鬓边插花表示旷达。这在唐代可能是很流行的做法。3、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齐景公有感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永保而落泪。杜牧认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不必象齐景公那样为此而感伤流涕,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超然。疏通文意江水中映着秋影,大雁开始南飞,和客人一起带着酒壶登上高山。在尘世中自己难以碰到开口笑的事,今天一定要把头上插满菊花回家。只管尽量喝醉来酬答重阳佳节,用不着在登山的时候怨恨落日的余辉。古

6、往今来总是这样,何必对着牛山流泪呢?1、作者在江上看到秋天的影子,那就是大雁飞过。跟一个客人提着一壶酒上山喝。2、尘世间值得一笑的事太少了。难得遇朋友开怀畅饮就笑笑吧。古有九九插茱萸,秋天菊花多,我还是在头上插满菊花再回家好了。3、可怜佳节却只有一个朋友来陪,何不喝个大醉来安慰自己呢。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4、其实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何必感慨呢,让热泪沾湿衣服又何苦呢。律诗的章法首联:破题颔联:承题颈联:转题尾联:结题?从尾联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初步感知1.读完诗歌,大家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吗

7、?重阳节2.重阳节最重要的风俗是什么呢?登高3.不看题目,我们能不能根据诗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写重阳节登高的诗?能(上翠微,菊花插头,登临,佳节)4.重阳节的风俗 登高,赏菊花,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5.这首诗用哪两种表达方式将全文分成了两个层次?叙述和议论第一个层次:作者与友人一起登临齐山;第二个层次:抒发了作者登临齐山后的感慨。1、我们刚才说过这是一首登高诗,那作者登上齐山看到了什么景物呢?江涵秋影 雁南飞 翠微菊花 落晖下面让我们来着重欣赏第一幅美景江涵秋影雁初飞我们从这七个字中可以看出这幅美景具有什么特点?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青山掩映下的江水,清澈透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