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

ID:44433140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2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_第1页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_第2页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_第3页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_第4页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缺血性肠病例临床分析(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缺血性肠病36例临床分析作者:邓罡,张瑛华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关键词】肠血管疾病;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好发于老年人,因常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故误诊、漏诊及病死率高。本文就我院2001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点。1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0〜91岁,平均73岁。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12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5例,便秘4例,慢性心房纤颤3例,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2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和阑尾

2、切除术后各1例,心律失常2例,急性脑梗死1例,胰头癌和肾癌各1例;无合并基础病4例。1.2临床表现(1)12例小肠缺血临床表现:急性起病11例,病程8h〜13d,慢性病程1例,病程2个月。全部病例均有腹痛,隐痛或胀痛,进行性加重,伴便血6例,伴腹胀、恶心、呕吐1例,伴腹泻1例,查体伴腹膜刺激征3例(25%)O血白细胞升高6例(11.0X109〜19.0XJiff109/L),粪隐血试验阳性3例,血淀粉酶升高8例(116〜1211U/L),心肌酶升高9例,凝血时间延长6例(14〜20s),D二聚体升高7例(3

3、85-15800Mg/L);(2)24例结肠缺血临床表现:急性起病21例,病程5h〜13d。慢性病程3例,病程1〜6个月,分别为1、2、6个月。患者主述有腹痛21蚀87.5%),其中伴便血7例,伴腹胀、恶心、呕吐4例,伴腹泻1例,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例。慢性起病3例屮1例以纳弟为主诉,1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1例无腹痛。查体有腹痛23例(95.83%),其中伴腹膜刺激征6例(25%);血白细胞升高16例(10.1X109-21.0X109/L),粪隐血试验阳性12例,血淀粉酶升高10例(111〜205U/L

4、),心肌酶升高3例,凝血时间延长7例(14〜16.5s),D二聚体升高9例(300〜4268Mg/L)o1.3诊断方法(1)小肠缺血:5例行腹部血管彩色多普勒及腹部B超检查拟诊,其中1例提示有肠壁增厚、肠管扩张及病变肠段的大致部位,2例显示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另外3例腹部X线平片均提示肠梗阻,手术证实为局灶性小肠缺血1例及肠系膜血管非闭塞性缺血2例;2例分别行CTA和MRA检查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2例行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分别为肠系膜主干及上动脉栓塞。(2)结肠缺血:5例腹部X线平片均提示肠梗

5、阻,手术证实为肠系膜血管非闭塞性缺血2例及缺血性结肠炎3例;16例行肠镜检查,确诊缺血性结肠炎11例;11例行CT/CTA或MRI检查,确诊10例,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4例、肠系膜动静脉癌栓形成1例。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2结果2.1D二聚体升高与病程轻重相关性D二聚体升高16例(44.4%),轻症27例中10例(37.04%)升高((1327.81±601.98)U/L),重症9例中6例(66

6、.67%)升高((826.67±235.20)U/L),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经独立样本的t检验,P=0.640,t=0.472,两组差异不显著。2.2行CA/CTA检查与未行检查病例的死亡率比较本组病例行CT/CTA检查10例,无病例死亡沬行CT/CTA检查26例中死广4例,两组病例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可能与病例少有关。2.3治疗及预后32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中14例内科保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罂粟碱、丹参等扩血管治疗及抗凝治疗后好转,1例因病情恶化而放弃进一步抢救,自动出院

7、;17例手术治疗,其中13例(76.47%)好转,4例(23.53%)死仁4例慢性患者均予内科保守治疗好转。2.4误诊情况36例屮误诊14例,误诊率38.9%,误诊时间1〜7d不等。急性缺血性肠病误诊率31.25%(10/32),慢性缺血性肠病误诊率100%(4/4)。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各2例,误诊为结肠憩室炎、慢性胆•囊炎、自发性腹膜炎及肠痉挛各1例。3讨论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1〕,好发于老年人,90

8、%在60岁以上。本组患者平均年龄73岁,与文献报道相似(2)。缺血性肠病病理基础主要是血管本身的病变和血流量的不足。临床常将肠缺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肠系膜缺血亦称急性肠缺血,指肠系膜上动脉的全部或主要分支急性缺血。急性肠缺血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肠系膜血管非闭塞性缺血、局灶性小肠缺血及结肠缺血等6种。慢性肠缺血包括缺血性肠绞痛和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2种〔3〕。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