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8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发性口疮患者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80例。A组(治疗组)局部用板蓝根注射液涂溃疡面,全身治疗口服肿痛安。B组(对照组)用西瓜霜喷涂,全身治疗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分别在第3d、第5d、第7d复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评定。结果: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总有效率为98.75%o结论: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具有止痛、消炎、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良好疗效。【关键词】复发性口疮;板蓝根;肿痛安
2、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中的常见病,好发于舌尖、舌腹、颊粘膜。患者有明显的灼痛,严重影响进食及言语,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现阶段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1]。作者采用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口腔粘膜病学》】2]中关于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及分度:轻度:口腔黏膜红斑,溃疡面积<8mm2,单个溃疡,但患者能止常进食;屮度:口腔溃疡面积8mm2~15mm2,单个溃疡或2个以上轻度溃疡,能进流质饮食;重度:口腔溃疡面积>15mm2,单个溃疡或2个以上中度溃疡,不能进食。1.
3、2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2006年我科门诊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复发性口疮患者160例,病史2年以上,全身无系统疾病,近3个月内未接受免疫治疗,每月复发1次〜3次,年龄17岁〜60岁,男67例、女93例。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舌、口角、口腔黏膜溃疡,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治疗方法A组80例口服肿痛安胶囊(石家庄乐仁堂制药有限公司产晶)0.56g,3次/d,并将食物残渣及溃疡表面较多的纤维膜轻轻拭去采用板蓝根注射液涂于溃疡面上,6次/d,
4、用药30min内禁饮食和漱口;B组口服维素素B2、维生素C各1片,3次/d,并用西瓜霜喷剂喷于溃疡面上,6次/d。均7d为1个疗程。1.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溃疡愈合;有效:自觉症状有所缓解,溃疡数目减少,直径减小;无效,症状有好转,但溃疡无明显改变。2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比较用药3d、5d、7d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o3讨论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一种病,是一类原因不明、反复发作、又有自限性的、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复发性口疮的病因复杂,一般
5、认为与患者的免疫异常、感染、营养、内分泌和微循环障碍等诸多因素有关。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目前一般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可以延长间歇期,缩短发作期,缓解病情。全身治疗主要是对人体应用免疫调节剂和免疫增强剂,局部治疗主要是对溃疡局部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等治疗[3]。对于复发性口疮的治疗相关文献报道了诸多中西医结合疗法[4〜6],本研究采用了板蓝根局部治疗联合肿痛安全身治疗的方法。针对复发性口疮发病的感染因素及微循环障碍,板蓝根局部治疗能抑制细菌和病毒,使潜伏于组织细胞内的L型细菌无法转变为致病性细菌、阻碍引起溃疡复发
6、的相关病毒再活化,并能扩张末梢微血管,增强血液流变性,改善血管通透性,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状态的功能从而促进溃疡愈合[7]。复发性口疮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有导致免疫调节平衡改变的免疫学异常。而肿痛安的成份是三七、天麻、僵蚕、防风、白附子、羌活、天南星等,具有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RAU,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通过改进机体的细胞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使总溃疡数量减少,促进溃疡愈合[8]o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板蓝根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参考文献】[
7、11肖明振.口腔内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出技术版社,1999:369.[2]李秉琦•口腔粘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76.[3]李秉琦主编.口腔粘膜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4]黄秋华,赵晓丽,中林,等口制溃疡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7,13(15):1442.[5]朱红,陈世宏.滋阴清热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65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朵志,2007,21(3):81・[6]高洁萱•清肺养阴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山西中医,2007,23(3):7
8、5.[7]曾昭运板蓝根制剂治疗复发性口疮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0,(增刊):119.[8]胥红,苏葵,刘蜀凡•多抗甲素联合肿痛安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