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

ID:44412219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_第1页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_第2页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_第3页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屮国封建文人,大多是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而步入社会生活的。然而,他们最初的抱负和以后的遭遇常处于一种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就连独善其身的退身Z路也在强大的社会异己力量地冲击下变得荆棘丛生。而苏轼就是这些文人中的一个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文人的深刻影响,可以说,苏轼复杂的性格特征的形成,完全是屮国传统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一、儒家文化造就了苏轼匡扶天下的济世Z志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得以维系的坚强柱石,是所有的文人儒士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古代文人多以实现政治抱负为生平第一追求。以治人为

2、基本内容的实用主义思想和以文人为基本形式的文人化官僚制度,决定了古代文人人多热衷丁从政,即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古代文人的人生历程主要也就是一种仕途经历,要想实现儒家为其规定的人生理想,出仕是最佳的途径。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在这条路上摔打滚爬,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苏轼也不例外。嘉佑年间,苏轼就是怀着“奋力有当世志”的宏伟抱负和干一番经世济时大业的雄心壮志进京应试的。他写道:“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丈夫重出外,不退要当前”、“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俨然以一副舍命报国、风骨凛然的儒者面目走上了他的政治舞台。然而北宋的社会现实并没有给苏轼

3、提供一个实现雄才大略的机会。二、理学为苏轼提供了处世之道宋代可谓是一个大起大落、大荣大辱、大安大危的朝代。自宋开国到徽、钦二帝被掠170余年,虽有太平盛世的繁荣之态,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积贫积弱的现象也H益加剧。尤其是靖康Z变、汴京沦陷,表面上的承平突然在一夜之间消失,世人仿佛从一场噩梦中被惊醒,他们真止意识到生存危机已经来临。对这种由鼎盛而式微,由升平而离乱,由荣耀而屈辱的巨变以及由此而來的异族侵凌之苦,故国河山失去之恸,感受最强烈、最深刻的莫过于文人士大夫了。他们不愿放弃在变革中求生存的政治选择,曾抗争、自救,然而已经无力回天,封建文化不可遏制的衰落Z势,已击碎了他们补

4、天救世的迷梦,被抛入生存危机的他们不得不另外寻求解脱之法。理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被称为新儒学的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学说,治国济世的儒家思想,以心为本,以悟为则的禅学智慧和超世脱俗、寂寞清脱的佛道精神,成为文人士人夫安身立命的精神柱石。它在很大意义上超越了传统的“兼济”与“独善”相统一的儒家人格模式,突出了主体的精神本体意识和心灵自由因素。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个体的内在世界,使他们可以在心灵、情性、精神的平和、自足、虚静和无限之境屮去自由的甜味、体悟和化解外在现实在心灵上的种种感受、动荡和悲欢;一方面乂在世俗的现实生活中使他们形成一种进退口如、伸屈有力的特

5、殊行为方式,使内心的强烈抑郁和悲哀口然地转化为精神上的平衡与和谐。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中的苏轼,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的思想都在影响和感染着他,但由于他过人的慧根,他没有投入任何一种信仰,而是将儒家的弘毅精神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脱俗超世之境圆融地贯穿于自身,以外儒内道的形式在失衡的社会天平上找到了生存的支点,以一种超脱旷达、傲世超然的心态立足于世。结果,在儒家传统思想中,他获得了政治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而在佛道思想中,他又找到了政治失意时不可或缺的心灵解脱的蹊径,从而表现出了他高超的处世之道。三、高超的处世智慧一一儒释道精神的统一人之一牛,世事变幻,浮沉不定,其根源在于自

6、身命运的不可把握。苏轼尽管自小“奋力有当世志”,结果非但不能“致君尧舜上”,而且时乖命蹇,自神宗初年王安石变法被贬,一生大多数岁月颠沛流离。《宋史》记载:“轼稍自韬,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苏轼以荣达之身事兼济之功,而实际上却是一贬再贬,甚至在“乌台诗案”中差一点送了性命。究其原因,便在于太过执着,为了坚持原则,他是义无反顾的,绝不肯“稍自韬”。但是,苏轼并不是那种一味凭热忱行事的人,广播的学识使他对社会和历史自始就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使他既能为坚持理想而作不懈的奋斗,又能讲求一点策略,注意一点方式。熙宁四年,在对神宗进谏一事上,先试谏后进谏,既能不犯人主之怒,又能集中推出自己

7、的政治主张。这种济世的热忱与审慎的冷静结合起来的智慧,正是苏轼之所以显得成熟老练的地方。可见,他是把明哲保身的韬晦心机用来为实现澄清天下的志向服务了。一般来说,依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处在被贬的境地,尤其是经历了“乌台诗案”这九死一生之事后,苏轼必将坚守独善之道了。然而,他在离开黄州而往汝州的途中,会晤了王安石,对王安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予以了批判。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在艰危困难中不忘国事,并不像英他失意文人那样,仅仅流露出慨叹身世的诗词文赋,而是抓住可能的机会,为国为民做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