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贺海波事件

浅谈贺海波事件

ID:44410166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贺海波事件_第1页
浅谈贺海波事件_第2页
浅谈贺海波事件_第3页
浅谈贺海波事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贺海波事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贺海波事件摘要:FT丽,学术造假、学风不正、粗制滥造,抄袭剽窃的现象,在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影响非常恶劣。贺海波学术造假事件的发生,更是让百十载求是园蒙羞,求是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关键词:贺海波、学术造假、求是精神、道德自律贺海波事件的影响2009年3月6FI屮国工程院副院长、科学道徳建设委员会主任杜祥琬说,经查,贺海波等人论文剽窃一事情况属实,多篇论文剽窃造假,盗用其博导的研究结果,一稿两投,W.自署他人名字,擅自署基金支持等,属多重学术不端行为并发。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科学界究竟怎么了?百十载的求是精神究竟怎么了?大学,木该是社会的一方净土,怎

2、么会腐败和堕落成这个样子?种种的疑问,种种的猜测,铺天盖地。贺海波的不端行为的的确确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声誉,损害的科研工作者的形彖,使公众对学术界的信心和信任骤降;对浙人而言,秉承了百I-载的求是精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国内知名学府名誉扫地。3月15H,浙大公开对“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进行了处理:贺海波因8篇论文存在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被开除教师队伍;贺海波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浙人这样的处理结果,可以说是人快人心。可是,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消除人们心屮的疑问,无法回复科研工作者的形象,无法回复公众对科学界的信心。3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调

3、查》,以求是知名的新闻报道,报道了贺海波论文造假事情,这样,贺海波的造假事悄,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人尽皆知了。如果单单只是一个贺海波,可能事情不会得到如此的关注;但是,贺海波后面站着的却是整个浙江人学,更或者说,是整个科学界。造假风波的影响,于是无限放大了,或者所被无限关注了。对贺海波事件的个人剖析我个人认为,贺海波事件的发生,是有诸多因素造成了,可以说,是必然事件的偶然结果,贺海波其实是制度的新牲品,是体制的受害者。1,社会诚信的问题。中国社会现在处在极端浮躁的状态,个人为了私欲,抛弃良知;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过分追求GDP增长速度,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本来是培养人才的一

4、方净土,君不见高校评估,上到校长造假的检査报告,下到学生重抄儿年前的作业,有多少人参与其中,都是造假,为什么论文抄袭别人的文章,受如此的对待,而那些大张旗鼓的造假,社会各方为何却视而不见?2,职称制度不合理浙人在建设国际一流人学上做的努力非常巨人。从校园建设上,走过这么多校园,感觉紫金港校区应该是最宏伟,最美丽的校园之一。连在一起的教学楼,一流的图书馆,一•流的体育场,万人大食堂……,让每一个第一次进入紫金港校区的新人感到震惊。从社团组织到社会实践,学生涌现出勃勃生机,人批的校友捐赠,人最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演讲,大学排名,浙大更是紧随清华,北大Z后,SCI排名去年一下跃居全国第一

5、的位置,更是给浙大赚足了人气。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需要的广大师牛做出巨大的贡献,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据我所知,人部分博丄毕业需要发表影响因子3以上的论文,如果想留校必须读完博士后,而且还WPaper的硬性要求。在巨人的压力之下,在没有监督机制的情况之下,贺海波事件不可避免。不仅浙大如此,国内其他大学也都一样,任何的评定就跟你论文挂在一起,言必称论文,每年40多万的研究生毕业要求发表论文,4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职称评定要论文,如此推算,小国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应该不在500万以下,科技项目的评定、成果的发布及论文的评审一系列制度乂极不规范,-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往往得等上半年或更长,畸态

6、的体制,催生的只能是畸态的科研学术氛围。3,问责制度不明确贺海波事发之后,责任集中在三方。贺海波,作为事件主要负责人,理应对幣个事情服全部责任,这在他的给学院的认罪书上,已经写明。吴理茂,作为实验室主任和通讯作者,负有检管不力Z罪。李连达院士,身为合作导师,负有失责Z罪。无论媒体怎样去评论,怎样认为浙人”弃卒保帅“,怎样认为”院士制度存在问题“,怎样对现在科研制度的批评和指责。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找到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如果贺海波,能够严于律己,做到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是实事求是精神,这种事情是不是可以避免的?那是不是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有问题呢?想想贺海波应该和我们年龄人小差不

7、多。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干了些什么?从小到人,惟成绩论,谁学习好,谁就能上人学,拿奖历,受老师的表扬,受同学的敬佩。我们太注重了一个的于习成绩,而忽视一个人综合索质的提高。想想以前我们上数理化时,除了如何应对考试,我们是否注意到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少培养?我们是否会给一个考试成绩低,但充满好奇创意的孩子上大学的机会?现在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又冇多少是惟SCI论?不发表论文,不给学位;没冇文章,不能晋升;没有文章,中请课题更是不可能。在这种情况,这种环境F,乂有谁愿意独守科学这片净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