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

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

ID:4440984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_第1页
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_第2页
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_第3页
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咼职院枚资源平台建设立足建设单位实际情况,结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建设的众多经验,选择了“专业小型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并针对建设过程中的儿个要点提出了实施方案。高职院校资源平台初期建设思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耍(2010-2012)》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体系,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从目前发展来看,高职院校建立时间一般较短,工作重点常立足于开发新校区、扩人招生规模等外延建设,作为内涵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专业资源库建设虽然越来越受到广大高职院校

2、的重视,但从建设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对专业资源平台建设的理解不到位,容易将课程资源库和专业资源库混为一谈。专业资源库不仅包含了课程资源库,还应包含本专业的企业资源(如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表、企业名录、生产场景等)②对专业资源平台建设的目标不明确,没用充分考虑和发挥平台用户、资源类型及配套硬件Z间的联动关系。③对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过于乐观,没有脚踏实地建设属于自己的资源库,单纯为了建而建。有鉴于此,结合木单位实际情况,対专业资源库建设提岀以下建议。1明确建设目标从冃前各院校整体情况来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都是系统且完整的,因此建设的主

3、要内容是课程资源——即课程素材。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将整体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课程素材积累、特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课程素材积累是指以课程为核心,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要求,按照各任课教师的实际需要,积累电子版素材,一般包括视频、图片、文档等。这种积累应该以其与课程进度的关系进行同步,素材怎么用,在哪个阶段用,都应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加以注明。这个阶段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现有素材“用起来”,并按照需要进行补充。特色资源建设是指在用起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将各种渠道搜集來的素材进行巫编和整合,把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资源“做出来”。网络课程建设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

4、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就业以岗位为指引建设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应至少包含课程讲述、习题库、实训方案等视频音频资料。2同步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支撑,主要指覆盖全校的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室等。把前期积累的课程素材“用起来”,就必须有一个方便使用用和播放的硬件平台。从目前各高校建设现状来看,一个能良好运作的网络多媒体环境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无法达到绝大部分覆盖,甚至网络的使用也很滞后,导致所积累的资源仅局限于特定时间和特定个人,无法达到使课程索材在使用过程中检验和改善的目的,也就无法做好基础准备工作O3分解目标责任冃标责任的分解应

5、以课程体系为主导,在各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源积累的效果,冇必要将一门课程的素材积累工作分配给全部任课教师,然后定期讨论课程素材,最终以最优素材的规划教师作为该门课程资源积累的负责人,并由负责人及若干成员共同承担后期资源开发与制作和网络课程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以贡献为主导的资源建设团队。4引进专业团队从各高校实际情况來看,课程资源的建设,尤其是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制作,已经不是教师I才I队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整体安排解决方案,一种效率较高的方案是引进课件制作专业团队,如各种专业素材,尤其是电子素材制作团队,能够较快速的实现教学团队的想法,甚至是整个

6、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都可以借助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来完成。5小结国内外同行认为,平台不是结构越复杂、档次越高就越好,应重点研究其使用要求。资源库建设目标Z—是通过IT技术将重点专业优质教学资源有序集中起来,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在建成后,能实现任何一个专业资源库满足同时在线多用户访问的需求。在建设过程当中,应积极学习技术领先单位的建设经验,少走弯路,走冇自身特色之路,建好、用好专业资源库。参考文献:[1]周建•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06).[2]戴勇•高职院校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

7、(03)・[3]王鑫,王华新•建设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新思路[J],111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2)・[4]许鹏•浅析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