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玻璃色釉

浅谈玻璃色釉

ID:44408724

大小:2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玻璃色釉_第1页
浅谈玻璃色釉_第2页
浅谈玻璃色釉_第3页
浅谈玻璃色釉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玻璃色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玻璃色釉玻璃制品的表而装饰、刻度、文字等大都采用丝网印刷,在玻璃制品表面进行丝网印刷所使用的油墨称之为玻璃色釉。玻璃制品的色釉装饰工艺过程一般是:玻璃色釉制备T丝网印版制作T丝网印刷T烤花(烧制)T成品检验—包装。玻璃色釉有三种成分,即基釉、着色剂和印花油。这三种成分的混合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过程,各种成分之间不得有化学反应。基釉和着色剂的微细粉末,用液态的印花油调和成适宜的糊浆,即可作为通常意义下的印刷油墨加以使用。玻璃色釉的基釉是属于铅■硼-硅系统的低熔点玻璃;着色剂则采用各种类型的金属氧化物;印花油在丝印过程中除了能将色釉粉末调糊以便进行印刷

2、外,还能借助其粘性将色釉暂时粘附于玻璃制品表面,而在烤花(烧制)过程中,印花油本身又必须全部挥发燃烧,使色釉熔结于玻璃制品表面。印花油还应有一定的干燥速度,一定的粘度,印刷形成的膜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在其与色釉粉末混合时应有较好的润湿性等。玻璃色釉与陶瓷色釉一样,印在制品上以后还需要经过烤花(烧制)才能牢固地固定在制品表面上。烤花即是将色釉熔结于制品表面上的过程,烤花过程中玻璃制品不应变形。所以色釉的熔化温度应接近或低于玻璃制品的软化温度,这样在烤花过程中,当色釉达到熔化状态时,玻璃制品的表面也开始软化,此时一部分熔化的色釉即可扩散渗透到制品

3、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中间层,色釉便与制品牢固地熔结在一起了,烤花温度一般控制在580-600°Co由于在烤花过程中,制品及以釉要同时经受热胀冷缩,所以,基釉的热膨胀系数应和制品的热膨胀系数尽可能地接近,以防在制品釉面上产生附加应力。玻璃色釉还应具备色彩鲜艳、光泽好、遮盖力强、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为了提高其理化性能,可在基釉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钛、氧化镉、氧化错等。玻璃色釉除了普通色釉外,还有透明色釉、半透明色釉以及耐酸、酸碱色釉等。玻璃网印油墨的耐高温性能网版印刷的蓬勃发展,使得相应的各种新型网印油墨的发展也很迅速,比如有香味油墨、荧光油墨、发

4、泡油墨、快固油墨等,这些油墨一般都是在常温下干燥,只有玻璃卬刷和陶瓷卬刷是在高温下干燥。所以耐高温油墨常指玻璃和陶瓷印刷用的油墨。耐高温油墨根据不同的承印材料和不同的印刷工艺,所要求的耐热的温度也是不同的。无机玻璃网印用两种油墨,一种是无机色素经过研磨后,达到一定细度,再加入丙烯酸酯,网印在玻璃表而,需经高温(6oo°c以上)焙烧1〜2min,墨层和玻璃表层熔化在一起,牢度极佳。这种油墨的耐热温度就在600°C以上。但是因为这种网印工艺耗资大,工艺较复杂,在网印界极少采用。另一种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黏结剂的无机玻璃油墨,氨基型和环氧型均需要烘烤,国内

5、市场广泛应用的油墨是网印之后在1300〜1400°C烘烤30min,这种油墨的耐热温度就相对要低但是烘烤的时间较长,油墨的牢度和硬度均佳,亮度也非常好,能耐低浓度的电解质及乙醇、丙酮、苯类、环己酮等溶剂的腐蚀。陶瓷的印刷温度根据烧制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初在700-800°C的温度下进行素烧,素烧后上釉,然后再在1100〜1300°C的温度下进行烧制。这种烧制方式下用的油墨耐热温度要求达到1100-1300°C;另一种是先在高温1100〜1250°C下进行烧制,然后上釉再以900〜1000°C的温度进行烧制。这种油墨要求的耐热温度是比前一种要低

6、,达到900-1000°Co现有的用在陶瓷和玻璃上的耐高温油墨,耐高温温度都比较高,在600°C以上,甚至1000°C以上。而在一些玻璃容器上卬刷,有时油墨的耐热温度较陶瓷上用的低,比如180-200°C,这种油墨也叫低温玻璃油墨,是用有机涂料和有机颜料或仿金色料代替无机颜料和纯金制成的,用来装饰玻璃,在2oo°c下烘烤lOmino在现有的耐高温油墨屮,耐热温度达到1800-2000°C的油墨比较少,如果要求在这个温度下长时间烘烤,能满足这一要求的油墨就更少了。冃前,能耐20(rc左右温度烘烤不变色的油墨国内几乎没有,主要靠进口,但国外生产的厂家也

7、比较少,而且生产的油墨的耐热性不是很稳定,比如印刷砂轮标签,印刷后耍在愿意200°C温度下烘烤3h,经常出现变色现象,应用中能达到要求的油墨其成本比较高。目前,一些网印业发达的国家就有研制的油墨,成品价格比较高,因此这种油墨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可取代同类进口油墨,降低了产品生产的印刷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