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91637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文学形象的美学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文学形象的美学意义内容提要:在《金瓶梅》屮,西门庆以其官、商、霸相结合的形象特点以及其体现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建筑。西门庆用形而下的形式和不自觉的感性形态赤裸裸地表现自C的力量,以最初的形式实现了自身的人格探索,体现了审美与审丑的完美融合,也凭借其对传统束缚的突破性挑战而获得了高度的丿力史性和现实性。本文试从真实性、合理性、现代性三个维度来阐述西门庆形象的美学意义。关键词:西门庆真实性合理性现代性西门庆是兰陵笑笑生创造出的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历史内容和时代特色的艺术典型。他几乎被公认为是一个坏到无以复加的淫棍、恶霸、官商,甚至“西门庆”这三个字几乎
2、成了“纵欲淫乱”的代名词。但应当毫无疑问地说,《金瓶梅》以对主体人格和伦理道徳关系的思考,表现出对主体人格的弘扬,表现了主体人格脱离伦理的规范而极端发展所导致的人欲的放纵,也因而获得了高度的真实性、典型的合理性、登峰造极的典范性,更在现实意义的层面上,给予世人以警醒与鞭策。一、西门庆形象的真实性李贽《童心说》中作为“人之初”的“童子”,强调的是超脱于伦理束缚的口然人性,而《金瓶梅》正是以对主体人格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思考,表现出对主体人格的弘扬,表现了主体人格脱离伦理的规范而极端发展所导致的人欲的放纵。“咱闻那西天佛祖,……也不减我泼天富贵”。《金瓶梅》继承这一传统,
3、采用了“正向点化一一以丑喻丑”的艺术手法,谱出了一曲令人拍案称绝的“美丑二重奏”。十九世纪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在谈到果戈理作甜的成功时曾说,“你在其全部赤裸屮,在其全部可怕的丑恶中遍阅了这一切无聊的凡庸的生活画面之后,当你尽情地对这生活大笑大骂Z后,你还剩下些什么感情?忠实地描写精神的丑恶,比一切攻击它的话要有力得多”。“圣人千言万语,只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孔方兄、孔方兄!我瞧你光闪闪响当当的无价之宝,满身通麻了,恨没口水咽你下去有了银子,耍命怎的!”——这是西门庆们的普遍心态。张竹坡在九十八回书前批道:“见此辈只知爱钱,全不怕天雷,不怕鬼捉,昧着良心在外胡做竹
4、坡公只知其一,不知这种“金瓶精神”标志的正是价值观念的更新。西门庆有一个显著特点,即身上散发着铜臭一一他的无神观念正来自铜臭,这正是新兴暴发户充满自信的表现。除金钱外,西门庆还崇拜权力。西门庆变“非我”的权力为“为我”的权力,使权力有效地为发财致富服务,不光是神权观念崇拜的淡化,还是对传统权力观念的改造。二、西门庆形象的合理性众所周知,艺术上存在着一种间接的审美创造方式,即通过审丑来审美的审美创造方式,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讲,美丑共具才牛动,冇强冇弱才真实,也才不致于塑造的人物形象皆是扁形空洞单薄的,而是富有高度典型性的圆形人物。西门庆夹杂在散漫使钱中的一定程度的慷慨
5、,通过经商活动所表现出來的一些成功理念,尤其是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时透露出的主体自觉和主体自尊等。应该说,这也是西门庆形象作为一个艺术典型的重要特征。在西门庆的内心深处,有着如此强烈的主体自觉和主体自尊,这是西门庆性格屮最重要、最富有美学意味的东西。在西门庆那里,这寂灭的美仍然预示着人性觉醒的历史必然。三、西门庆形象的现实意义“公道人情两是非,人情公道最难为。若依公道人情失,顺了人情公道亏”,这是《金瓶梅》作者聊发感慨的诗。对此,在20世纪30年代,郑振铎先牛指出了《金瓶梅》的典型意义和现实意义,说到了《金瓶梅》艺术创造的精髓,也说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痼疾。《
6、金瓶梅》第三十六回《西门庆结交蔡状元》就非常典型。七十四回的回目“宋御史索求八仙鼎”更是直观地说明了这一点。明中叶后经济上的显著变化就是商品经济的极大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西门庆一身三任,集富商、官僚与流氓恶霸三位一体,但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乐观主义者,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扩张自我的强者,也可以是未来社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是他所处社会的中坚和核心。现在的中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期,西门庆之流对于商品经济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比其他社会群体要高,他们屮的很多人也具冇非常专业的商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对于西门庆之
7、流的商人,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不违背社会主义建设总步伐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公平合理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挽救、规劝和引导,让他们顺利地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历程中的一名开拓者。【参考文献】[1]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袁行需•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胡文彬等•论金瓶梅[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4]王汝梅•评张竹坡《金瓶梅》[J]・文艺理论研究,1981,(1).(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责任编辑冯雪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