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90861
大小:28.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探视权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探视权的保护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我国,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享有探视权。什么是探视权?探视权是指父母离婚后,与耒成年子女分开生活的父母依法享有的,短期或较长期探视子女的权利。离婚案件,占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离婚案件屮,年轻夫妇的离婚案占80%以上。其显著特点是,绝大多数都有未成年子女。有的在离婚时,就提出探视子女的问题,有的是离婚后,因探视子女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总之,探视权纠纷的案件逐年上升。此类案件属新类型案件,如何保护离婚后父或母的探视权,是我们开展民事审判工作人员的新课题。如何才能保护离婚后,父或母的探视权
2、呢?笔者认为:应当从审理程序和执行程序两个方面來进行保护。一、在审理阶段,探视权的保护。在审理阶段,必须把握这类案件的特点,有助于对案件的处理,做到切实保护当事人的探视权。该类案件的显著特点:1、被探视的对象是离婚父母的未成年子女。我们从这一特点可以看出,不是任何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享有探视权,被探视的对彖是特定的。即必须是父母已经离婚,同时,子女还未成年,虽然父母已经离婚,但是,如果子女已经成年,则同样不存在探视权的问题。可见,只有父母已经离婚的未成年子女,才是被探视的对象。2、探视权发生的条件是特定的。公民要享有具体的,可以行使的探视权,必须同时
3、具备如下対个条件:(1)必须有父母离婚的事实。如果作为父亲或母亲的公民没有离婚,就不会产生探视子女的问题,只有父母离婚后,才会发生探视子女的问题。因此,父母离婚的事实,是探视权发生的必备条件。(2)探视的时间、方式和方法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议或法院依法确认,即探视权的享有者探视子女的具体时间、方式和方法,必须与对方当事人(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方或母方)协商确定。如果协商不成,则需要人民法院判决确认,只有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或经人民法院判决,离婚父母的探视权才能变为一种现实的民事权利。否则探视权无法进行。3、权利义务主体是特定的。首先,探视权的权
4、利主体特定,其特定性表现在:(1)与子女保持有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父母才享有探视权。子女依法被他人收养的生父母,对已被他人收养的生子女不享有探视权;与子女未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对与口己无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不享有探视权;除与子女保持有父母关系的生父母外,养父母,已与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均享有对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的探视权。(2)己离婚,并与子女分开生活的父母,才享有探视权,如果父母没有离婚,探视问题也就不可能发生;父母虽然离婚,但与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父方或母方均不存在探视子女的问题。因为他(她)们天天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总Z,只有同时具备上述
5、两个条件的父或母,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才是探视权的主体。我们从探视权权利主体的特定性可以看出;生父母不可能与养父母同时享有探视权,即是生父母享有探视权,养父母就不享有探视权。反Z,在养父母享有探视权的情况下,生父母就不可成为探视权的享有者。但是,生父母与继父母可能同时享有探视权。因为,在生父母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当事人再婚,子女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后,与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又离婚的情况下,与子女(或与继子女)分开生活的父(母)或继父(继母)就同时享有探视权。其次,与未成年子女生活的父方或母方是探视权的义务主体,依法承担协助对方探视的
6、义务。如果离婚后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违背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探视子女的协议,拒绝对方探视,或考不履行人民法院确定的,协助对方当事人的义务,阻止对方探视,或故意设置障碍使对方无法探视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4、探视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短期探视,又称探望性探视。此种探视一般是未与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定期看望子女一次。此种方式的探视,可以在子女生活的住所地进行,也可以将子女接出去耍几个小时,晚上送回原住处。第二种方式是较长期探视,乂称逗留性探视。指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将子女接去与自己共同居住、生活一段时间。此种探视一般是子女己经上托儿所或读书
7、后,放寒、署假时,由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接去与其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使未成年子女享有完整的父爱与母爱,健康的成长。5、不能强行探视。即当子女达到一定的年龄,和已达到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有一定的行为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下,当子女拒绝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探视的,享有探视权的父或母就不能强行探视,否则是违法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法律规定探视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子女的身心健康。而强行探视只会给被探视的子女带來痛苦,明显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故强行探视是法律禁止的。但子女拒绝探视,一般只对当次探视有效,其拒绝的效力不及于以后的探视。我们在审理这类
8、案件时,只要遵循了以上探视权的特点,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悄况进行处理,就能做到在审理阶段保护当事人的探视权。二、在执行阶段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