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

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

ID:44388559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_第1页
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_第2页
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_第3页
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媒介化社会■受众浅谈媒介化社会——以受众心理角度浅谈课程名称:网络心理学专业班级:14应用心理学B班姓名:李晶晶学号:1443102000282摘要:如今,我们都是通过大众传媒来认识世界,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报道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作为受众,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屮起着重要的作用。受众作为社会的大众,作为现代社会的主人翁,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从媒介传播的另一端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大小,受众对媒介信息传播的态度,也影响着社会舆论,主流精神的导向。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受众者个人属性,受众者的动机,态度都是影响

2、受众对媒介信息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和看法的因素,也影响着受众者的行为。更好的了解受众的心理才能更好的理解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人们对某些报道每个人持有的不同态度,媒介才能以受众的角度,引导媒体的正向积极发展。关键词:个人属性动机态度行为一、正面报道(一)、从受众者的个人属性浅谈一件事件每个人关注都不同,年龄越大对正面报道接触倾向越高,党政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关注也高于其他职业,这和他们的工作职业有关,此外也有不接受止面报道的,有些报道以为自己对受众了解,自己进行“合理想象”,在报道中陷入根据已有观点选择事实甚

3、至编造事实在证明已有主观认识模式。这会让受众觉得水分太多,难免对报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二)、从受众者的动机浅谈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受众接触正面报道的动机主耍有两个,一个是现实关注动机,一个是主动学习动机。当人们接触太多负面报道,人们的心理会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使主体感到不快,在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与不快情感的驱使下,人们会去倾听主流的声音,看一些光明的东西來寻求自己对社会看法的平衡使认知保持一致。同时,社会上逐利口号的喧嚣、个人至上的张扬、金钱欲望的膨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风气的滑坡、道德评价

4、的偏离等等,都增加了当代人道德选择的难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精神失落、是非观念混淆、公德意识薄弱的现象。物质需要满足了,对精神的需要就越强烈,而正面报道刚好能满足这一需要。(三)、从受众者的态度浅谈年纪越大,对其社会意义的评价更倾向与积极。年龄偏小人群,正处于自我意识膨胀、追求张扬个性、反叛、反传统倾向严重的时期,容易对主流价值观以及报道的宣传方式抱以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所以对报道社会意义的认同会低于年龄较大的人群。价值观决定着个人行为的方向,决定着人们进行评价的标准,报道屮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切合

5、受众心理就能获得更为正面的评价。教育程度高的受众更习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善于用多种角度评价分析,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易为外界所改变,因此,对于止面倾向的报道的社会意义及社会作用会倾向于低估,对于以教育大众为己任的报道形式会更加存有不同的看法。(四)、止面报道对受众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影响最大的是给受众以触动并且使受众得到精神上的激励,其次是观照及行为影响、直接效仿。正面典型报道带来的这些效果不光是作用与二于受众个体,也体现我一种社会效果,有助于促进社会感到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哈道德风尚。二、反

6、面报道(一)、反面报道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年龄越大,关注程度越高。年龄越大的受众,其观念更趋于保守传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嫉恶如仇,爱憎分明,对反面人物会带有明显的憎恨情绪;看到反面典型人物受到惩罚,会让他们觉得大快人心,对国家对政府会更有信心。这其中,比较特殊的年龄段是46~55岁,他们尤其认为报道应该尽力表现出反面典型恶的一面,并且觉得相对于正面报道来说,反面报道太少了。学历和家庭收入是衡量受众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社会地位越高的受众,对反烦报道的社会功能评价越低;而社会地位低的受众则倾向于更加痛恨

7、那些反面典型,并认为报道应尽力展现他们恶的一面。首先,社会地位高的受众,不仅仅认为反面报道的社会意义并不像传播者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对所有报道的社会效果都持一种怀疑态度,他们更加理性,较为自我,不易受他人思想、意图的影响。而低收入、低教育水平的人群恰恰想反,更为感性,更愿意寻求感性的东西,反面报道骑士给这种人群提供了某种宣泄渠道,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和平衡。三、个人看法媒体对事实的报道应该还原于事实,受众基本都是成年人,应该让受众了解事实,留给受众独立思考的空间。其次,对于一些正面报道不应该过于夸大

8、,会让受众觉得报道太虚假,受众存在刻板印象。媒体应该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把握度的报道,防止过度反面报道到来的消极的社会影响。作为受众,面对各种媒介传播的信息,要懂得独立思考,学会辨别事实的真相,不能被所谓的表现蒙蔽,被其牵着鼻子走,耍学会打破对一些报道存在的刻板印象,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四、参考文献《现代新闻理论》刘建明《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丁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