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

ID:4438837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_第1页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_第2页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_第3页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_第4页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沈连红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个人精神。发达民族之所以能够发达,是因为他们有优秀的民族精神。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逐步建立起优秀的个人精神。一个民族耍想发达,就必须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中,总有一些精神受到国民的普遍认同,并成为国民思想、行动的基本精神,这些精神就是民族的基本精神,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贯穿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包括民族的理想、品格、意志、思维、个性、社会责任感、学习、发展事业、交际、合作、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精神。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国民的思想和行为,渐

2、渐地影响每一位国民及整个民族的发展。西方发达民族以“重视科技”、“探索进取”为突出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在17世纪以前并不见得有多人的效果,那吋西方的生产力及社会管理还比不上我国。自17世纪以来的几百年,西方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大大超过了四大文明古国,并成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这充分表明:民族精神转化为社会效益需耍一个过程,一吋的见效或许不大,但代代相传,长远上的意义非常大,必须予以重视。春秋吋期的“百家争鸣”基本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雏型,到汉代确立了以儒家为主的民族精神,之后沿用了两千多年,对民族发展有着巨犬的影响。到了

3、近代,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耍求,也落后于发达民族。比如,由于民族的科技精神落后,导致社会生产落后,泱泱人国受尽百年之屈辱。这段惨痛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民族精神落后,必然严重阻碍民族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培育先进的民族精神。回顾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既积淀了许多伟大的民族精神,也积累了不少糟粕,有待我们去改革、重建、培育与弘扬。在现代文明面前,我们的传统精神显得苍老乏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耍为民族后代积累强人的物质基础,还耍特别留下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他们发展的精神力量。我们唯有勇敢而全面地改进自己,重塑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在长远

4、上实现民族复兴。我们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从本质上讲,我们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尽管我们在近代有过一百多年的屈辱,但这只是五千多年文明史屮的片断而已。五千万华人在海外创业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足以证明:我们民族是一个可塑造、可重造辉煌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民族尽管我们的民族精神存在不少问题,但并没有改变我们做为优秀民族的本质。只耍我们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发扬优良的传统,改革不良的传统,一定可以实现民族复兴。就如一个原来体质很好的人,虽然由于不注意保健而滋生了不少疾病,但优良的体质还没有改变,只要注意保

5、健及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强壮的体魄。自鸦片战争以來,在振兴中华的呐喊声中,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痛苦地反思民族精神。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林语堂等等,都试图改变民族的种种不良传统及重建民族精神。梁启超先生第一个将我国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并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孙中山先生在多次演讲中,都慨叹“民族如一盘散沙”,“国人失去民族主义垂300年,太缺乏(或者没有)民族观念,只有家族观念和宗族观念,导致民族命运式微”。有鉴于此,他提出了“反省民族缺点”、“改造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等主张。鲁迅先生起初学医是为了给国民治病,后

6、來弃医从文是因为感到“愚弱的国民,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耍务。”他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研究国民精神,以《阿Q正传》等作品深刻反映民族的某些弱点。林语堂在1925年作了《中国的国民性》的演讲,列举了我们民族种种优劣Z处以后,将忍耐性、散漫性和老滑性归结为民族的三大弱点,吁请国人注意。在抗战前夕的危急年代,他专门出版了《吾国吾民》一书,在“中国人的性格”一章中,列举了“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III”等十条作为刻画描述。抗战期间,

7、梁j赖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罗列种种资料,将国人的特点列举为: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守旧、马虎、坚忍及残忍、韧性与弹性、圆熟老到等十点。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访华后认为,影响中国民族特性的是孔、老、释三家思想,孔老虽相对,但影响并无二致,使中国人知足安分、宽容和平、消极保守。英国哲学家罗素则在访华后写成的《屮国问题》一书,列举了幽默、忍耐、谦让等特点后,更指出贪婪、怯懦、冷漠为阻止小国民族进步的三大缺点。英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积22年对中国社会的观察经验和收集分析材料,写下了《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他从批评中国人爱“面子

8、”、缺乏诚信,缺乏爱心同情,缺乏公共精神和时间观念,马虎、守旧、忽视精神等缺点,肯定国民貝有节俭、勤劳、生命力强、富于韧力等。史密斯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