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

ID:44382751

大小:31.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_第1页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_第2页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_第3页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_第4页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曾国藩的理学观摘要:曾国藩是晚淸理学家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是理学的一大信仰者,而且是理学修养极深的一代大儒。他就是按照中国“内圣外王”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即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八大步骤修养自己。①(《曾国藩成功全集》,李贺编著,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9;第4页)他的学术以理学为核心,广泛吸收百家杂学,并使咸同吋期一度出现了理学复兴的局血,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曾国藩理学③④⑤⑥⑦自20世纪90年代初唐明浩三卷本小说《曾国藩》出版后,大陆顿时引发了“曾国藩热”。曾国藩家书、家训、为官治学之道的作品充斥着各种书店,而各大图书馆的书架上,也

2、相继摆满了不同人撰写的《曾国藩传》或《曾国藩评传》。时贤著者多注重研究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起义以及洋务运动,笔者拟就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作一简要论述。理学观之特点曾国藩以理学为学术的四大门类之一,虽然这一观点源自于姚鼐,但却是市他继承和完善了姚鼐的思想。首先,曾国藩的理学继承了儒家道统,加强了理学的权威性。他在《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中提出其理学的系统理论,谈论的内容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艺诗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

3、为政事Z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曾国藩全集》第14册第442页)曾国藩以义理、考据、辞章、经济分别与孔门德行、文学、言语、政事各科相对应,这个学术纲领是对孔学的全面继承,从而更加合理且名正言顺的体现他学术纲领的权威性和理论性。但是他的这一学术纲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认识和琢磨的过程。最初是由孔学兵、政、礼、乐四科的趋向开始的。孔子的《论语》中倡导德行尤甚,于是他就通过H记记录而引发深思,从孔了的徳行科中探寻了理学Z源,而后能自道其所得。通过对理学理论的深化,他继续思考理学对于社会的功效,推广到人生修养方面,因此继承了儒学的道统。其次,他的理

4、学观在内容上融合了宋学和汉学,增强了多样性。汉学、宋学各筑壁垒,严重削弱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统一基础。(《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5页,2004年第3期)曾国藩通过自身思考,认识到了这种现象对于封建统治的危害性:“君子之言也,平则致和,激则召争;辞气之轻重,积久则移易世风,党仇讼争而不知所止”(P25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第14册《诗文》•长沙:岳麓书社,1994.),因此主张化敌为友,化解汉学与宋学的矛盾。他一方面指出汉学末流存有“变更古训”、“破碎害道”的毛病,另一方面对左宗棠、姚莹、孙鼎臣等人用私意分别门户,“追溯今日之

5、乱源”,归诸汉学家头上的做法不以为然,强调汉学有失亦有得(P256)o他还反复指出:宋学在孔门为徳行之科,汉学在孔门为文学之科,“言道则宋师为大”,“言艺则汉师为勤”,各有短长(P250)o以调和汉学、宋学停止争论为基础,曾国藩力图实现二者的会通,当然,这种会通是以他所推崇的宋学为主的会通。因此,他认为汉学与宋学争论的只是途径的不同而已,而非触及根木。他的调和及融汇,克服了理学的单一性,使理学更加丰富,是其理学的思想酝酿、完善的过程。理学观之运用曾国藩的理学观运用于修身、齐家、治国等各个方面,他是理学的重要倡导者。笔者在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他的理学观在治军方面的实践。首

6、先,建军要在选好将领。在《曾国藩年谱》(咸丰三年十月二十四日条)中指出“公之选将领,以四科为格:一曰才堪治民,二曰不畏死,三曰不急名利,四曰耐苦劳”。因此其将理学思想深入到此方面,依据理学来作为选将的依据。其次,治军要以爱民为责任与义务。曾国藩曾为湘军指定了种种规定,扎营有营规,刑拘有军规。曾国藩杀起义军民如麻,有“曾剃头”之称;因为他认为起义军残害人民,是该杀的。但是这位理学家严禁官军掠民欺民,查出情节严重者格杀勿论。为了安民,他与1858年在南昌作《爱民歌》,军士与人民亲如一家,要爱民亲民。I860年,在安庆水次老营时,刊发《居官要语》也指出:要体恤老百姓,保举

7、人才,倡性忠义,凡是骚扰人民的都活严肃处理。这样才能秩序井然军民一家。第三,关爱和体恤士兵。曾国藩虽然治军严格,但是非常爱护士兵。他非常注重体恤那些在战争屮阵亡的将士,在许多文章中表达他对牺牲将士的怜恤之情。如《林君殉难碑记》:“呜呼,自余倡率楚师转战荆、扬二州之域,其间相从死事者,不可胜道。或贞白无他,誓不相背弃,而慷慨一瞑,志不得少伸,名不于当世,爱之而莫能收焉者,尤可悲也!”(《曾国藩全集》第14册《诗文》,第257页)最后,曾国藩是以理学治军的实践者,能以身作则。曾国藩一生都是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他十分注重自身修养,教育身边的人不贪利贪名。治军之中严明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