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ID:44378774

大小:82.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以仁义道徳来遏制人欲2.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依然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B.从墓葬的规格可见当时王国问题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C.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大多

2、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D.该墓葬的竹简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佛教思想精髓3.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D.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4.(明)景泰三年,皇帝想通过廷议(法定的议事程序)更换太子,由于惧怕朝臣反对,于是赐予陈循等人重金,收买人心,最终达到目的。这反映出()A.廷议制度提高了朝廷议决效率B.明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廷议制度确保了朝廷公正法治D.明代中央决策趋于制度化5.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日产量己超过一千吨,而1

3、898年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此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B.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然持续发展C.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清末预备立宪时,“尤为可笑者,法部与大理院两署,常争论权限,又皆无精当之主张,而两署皆分途秘求梁先生代为确定主张及解释权限,甚至双方辩释之奏议公函,均出于先生一人之手”。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顽固派反对变革C.民主思想指导实践B.司法机关相互制衡D.对立宪政治认识不清5.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军队主力

4、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反映出()A.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B.口本进攻武汉是侵华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失误C.中国抗战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D.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屮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7.雅典城邦官员在任职期间需经历五百人议事会十

5、次信任投票,如未通过,需提交陪审法庭,若判其无罪,可官复原职;若判其有罪,则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并在离任时向陪审法庭报告账目,接受审计监督。这体现了()A.陪审法庭职能的多样化B.雅典立法和司法机构相互牵制C.陪审法庭取代公民大会D.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产生8.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接到国会提交的法案后十日之内,如遇国会休会而无法将该法案退还吋,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据统计,历届美国总统使用这种特殊的否决方式700次以上。由此可见,美国()A.存在行政干预立法B.成功实践权力制衡C.总统权力大于国会D.法律体系日益完备9.“这一体制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的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

6、的特殊性,忽视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忽视民主”。材料屮这一体制()A.是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B.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D.开创了全新的工业化模式10.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D.《西风颂》第II卷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

7、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