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

ID:44378157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_第1页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_第2页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_第3页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_第4页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8年四上数学教案: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线与角第3课时角的认识和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2、认识表示角的符号“Z”,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教学重点:K认识表示角的符号、角的表示方法、书写方法和读法。2、认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角。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测量开口向左、向右的角。教学准备:量角器、课件、折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问题1、角由什么组成?问题2、两条边是线段?直线?射

2、线?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二、新课授知1、角的表示,课件出示情境图。(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每幅图是什么?然后在图中找角,并指出来。(2)让学生拿出折扇或有角的物体,进行描角。然后展示描出的角。(3)教师画出两个角,先介绍表示角的符号,再讲解用数字表示角和用字母表示角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读法。4、注意区别“Z”和“v”的不同,请同学们随意画几个角,训练一下这三种读法。2、角的度量课件出示,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交流学生的比较方法。①把一个角用透明纸描

3、下来。②用三角板上的角分别比一比。③把两个角剪下来,重合在一起比一比。(3)教师总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多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比较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却不能准确比较出两个角相差多少。要准确知道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既方便又准确。“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写在数的右上角O3、介绍量角器。师生同时拿出量角器。①先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样的?再认真观察量角器上的数字,了解量角器的排列特点。①教师介绍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板书)然后说明,量角器的里、外两圈度数,是为了测量开口方向

4、不同的角。②认识1°角课件演示:把这样的一个半圆分成4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通常我们用4°表示4度。③用量角器测量40页的zM和Z2,教师口述测量步骤,学生实际测量,最后交流测量结果。量角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一点对点,板书。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重合■-线对边,板书。所要量的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要分清内外圈。④复述量法。4、出示40°和140°角师:当看另一边时有二个数,应该读哪一个数呢?小结:角的一边对着里面的零度刻度线,就应当读内刻度线度数了。当角的一边对着外面的零度刻度线,就

5、应当数外刻度线了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板书。学生齐读。三、巩固练习完成41页“试一试”o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小节所学内容。五、布置作业课后42页1、2、3题。板书设计:角的认识和度量角的符号V注意区别和“

6、着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要分清內外圈。教学反思: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

7、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改变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內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