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

ID:44377863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五调(12月)文综历史试卷24.《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屮排在笫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25.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可知()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26.萨拉•罗斯在《茶

2、叶大盗——改变世界的中国茶》中说,“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婴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和茶叶在鸦片战争前的屮英贸易屮占据重要地位B.中国茶的热销导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进而引发了中英战争C.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和夺取制茶技术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代表的资本主义和茶叶代表的农耕文明的战争2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最可能是()A.海军

3、的出场与角逐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C.清廷的宣战与媾和D.维新思想与海军角逐28.辛亥革命爆发,康有为接连写了十篇救亡论,后来,又发表了“共和政体论”,分析中国不适合美国式的共和政体,而只适合“虚君共和”。这说明()A.当时国内政体的争论非常激烈B.康有为较认同英国式立宪政体C.康有为认为辛亥革命不合国情D.辛亥革命后社会出现信仰危机29.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A.遵义会议B.国民大革命C.重庆和谈D.社会主义改造3

4、0.1944年11月7日,经蒋介石与美国总参谋部的同意,赫尔利飞赴延安与中共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谈。会后赫尔利相信“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原则之间,即使有分歧的话,分歧也不是很大”。美国派代表飞赴延安与屮共商谈的原因是()A.开始意识到中共敌后抗战的重要性B.担心国共矛盾影响革命统一战线C.否定中国具备建立联合政府的基础D.担心国共分歧影响对FI战争效率31.麦辿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o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A.稳固政

5、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B.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C.外患消饵中的良好发展机遇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24.新屮国建立Z初,中央政府颁布了《屮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民“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这一规定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无法适应后来工业化开展C.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度D.为三大改造奠定物质基础24.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这体现出()A.婚姻受阶级斗争的影响B.国家政治制度决定

6、人们婚姻C・意识形态制约人们生活D.个人崇拜已影响人们的生活25.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t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26.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A.拥有执行监督的

7、权力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左右。至西汉末年增加到6000万,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此后南北分裂,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

8、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佑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拯葛剑雄《从屮国历史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