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

《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

ID:44363344

大小:4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_第1页
《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_第2页
《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采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材一一《企业财务会计》。木节课是该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该节内容包括:1、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及账务处理;2、坏账损失核算;木次课主要讲授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及账务处理。二)学情分析人多数中专学生索质偏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差,厌学,因此,通过看录像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制定教学H标及采用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学牛实际情况而定,应符合中专牛认知水平,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三)教学目标及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应收账款内容及核算要求;(2)明

2、确应收账款产生原因;(3)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及账务处理方法;2、能力目标教会学生正确的账务处理,提高会计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3、德育H标通过本节课进一步渗透会计处理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秸神。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途径1、重庶: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牛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解决途径: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和课堂实训相结合,启发学生。2、难原:应收账款的确认解决途径:通过课堂实训和课外练习,提高操作技能。五)教具准备教师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记账凭证、销售过程中相关的发票账单。学生用:记账凭证二.说教法体现会

3、计专业学科特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采用:1、“创设问题"教学法特原:让学牛带着问题学习,做到有的放矢;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教学法特原:学生口rh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总结;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实训教学法特点:学牛以企业会计人员身份进行止确的账务处理;目的:实现山书本知识的掌握转向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三、说学法古人云:“授Z以鱼,不如授Z以渔。”结合职业教育及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特原:配合“案例教学法、创设问题法”;目的:开发学生

4、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习能力;2、注意会计学习过程中,连续性思维的培养。特点:账务处理中,连续性思维的培养;目的:弄淸业务处理的连续性,账户的对应关系,交易事项与原始凭证的关系;3、强调实训操作应贯穿于学习的始终特点:注重能力培养与实用功能;目的:把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四、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步骤一:复习1、什么是资产?2、资产是如何分类的?3、流动资产包扌舌哪些项目?步骤二:引入导入新课。过程: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步骤三:讲授与案例新授课内容以课堂

5、讨论案例来进行。案例:“应收账款——利民公司账务处理”;新授知识1、应收账款产牛的原因,核算内容及核算要求;2、应收账款的确认、计价;3、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仁完成案例中账务处理;步骤四:实训与捉髙“实际工作中的应收账款是怎样处理的?”从企业中收集的销售发票师生互动设计:教师:幻灯逐一投映一一辅导、了解情况一一澄清普遍存在的问题程序:①展示销售发票②业务分析③账务处理学生:学会识别销售发票一一找到业务归属的账户-一-做出正确的账务处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全仿真条件下,进行强化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巩固教学重点,有效突

6、破教学难点。步骤五:归纳与巩固过程:教师归纳——留给学生思考——布置作业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扩展学习问题,为下节课埋下伏笔思考的问题1、比较教材应收账款账务处理以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账务处理。2、女I陳我们是站在购方企业,购方企业的账如何处理?3、当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收回,那么,用于抵冲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如何计提?计提方法有儿种?如果己确认的坏账乂能收回乂将如何核算?布置课外作业A层:会计账务处理操作见配套练习P28页,练习一。B层:理论知识练习,见P21~P28页。五、板书设计应收账款的核算说课

7、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及要求4、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途径5、教具准备二、说教法1、"创设问题”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实训教学法三、说学法1、引导伞生学会分析问题2、注意会计学习过程中,连续性思维的培养3、强调实训操作应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四、说教学程序复习一导入新课->讲授与案例一归纳与巩固〜实训与提高教学时间安排:复习引入5分钟新授20分钟讨论5分钟实训10分钟小结5分钟布置课外作业五、板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