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中考)

《宣纸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中考)

ID:44363299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宣纸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中考)_第1页
《宣纸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中考)_第2页
《宣纸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中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宣纸的“前世今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河南省中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宣纸的“前世今生”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②每个民族对口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口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屮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

2、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长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屮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屮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屮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感觉,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④事实上,从语

3、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Z-o在世界语言屮,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种,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格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

4、,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允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屮国人。(作者,纪秀生。有删改)1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况。(4分)【答案】11.(1)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2)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3)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4)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解析】考查议论文屮概括文章内容,通读全文,把握要点。12.请简要分析第

5、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答案】12.首先提出“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的分论点;接着从正面举了自公元前841年以来汉语在历史上不曾中断的记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来论证论点;然后从反面举了近现代以来汉语遭受的冲击以及面临的危机;最后强调了“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考点。要用到“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儿个连词进行总结和归纳。1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4分)材料一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Z美在于“精”。“语种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

6、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材料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答案】13.(1)材料一适合放在第④段。因为第④段的论点是“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髙的语言之一”,强调了汉语简洁而富有想象力;而材料一也强调了“汉语之美在于精”的论点,与第④段论点相吻合。故放在第④段之后。(2)材料二适合放在第①段因为第①段强调的是“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他能把一些凝聚为一个共同体”;而材料二也强调的是“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

7、族”;两个观点相吻合,故放在第①段之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的知识点,公式为“人+事+结果(论点)”,找到材料的论点和文章屮的论点相匹配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