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62833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东学西术”,此之谓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东学西术”,此之谓乎?o想起与魏泉君共同经历的博士冲刺阶段,尤其当初在SARS围城的困境Z中艰苦簾战的情景,真是颇有感慨,不管怎样,那段的郁闷与欣悦终究过去,我们也都在各自的学术与人生道路上重启征程。重读这部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增订而成的《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确实颇有可观Z处,不仅是作者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内容增补,也还有地理坏境更易而带來的学风迁易。因研究布辿厄(PierreBourdicu)的文化社会学理论,故对其文化场诸理论概念甚感兴趣。不过这一理论,似乎用于中国语境的不多,貝体到文学场,似乎也只有贺麦晓教授的研究(请参见Mi
2、chelHockx(ed):TheLiteraryFieldofTwentieth-CenturyChina.Richmond,1999)。读到这册《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感慨良多,大有“东学西术"的感慨。盖所论及的具体研究对象虽然是古代屮国,但其研究方法确实在相当大程度上借鉴或者融通了西方的理论。Z所以如此,可能与魏泉君的求学经历大冇关系。魏泉君负笈北人,师从夏晓虹先生,三年寒窗,收获大是不同。至于木文的具体撰作,自然大获益于在北大曾先后修习的“双剑合璧”之课程,即陈先牛所开“北京文化”研究、夏先牛:所开“上海文化”研究。陈平原、夏晓虹二先生的学术视阈其实相当开阔,两位先生虽然从来以
3、中学的面冃出现,其实背后并非没有“标签:学习方法类别:读书时间未能获奖,其理由竞是此不能算是学术著作。他说他并不在意评奖与否,关键是这样的评价不能接受。确实,题忖与实际很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入手处不妨小,所见及者则不能不大。全书八章,掐头去尾去掉“宣南人文环境的形成”、“文人交游的传统与空间”、“总论”等,则主体部分共五章,实际上是五个专题研究,即“翁方纲发起的'为东坡寿'与嘉道以降的宗宋诗风”、“'宣南诗社'再研究——嘉道之际的上风与汉族'行省官僚'集团、“梅曾亮的京师交游与'桐城占文'的流衍全国”、“'顾祠修禊’与'道咸以降z学新’”、“'小秀野草堂’与陈衍的'学人之诗'说'',问
4、题意识都相当明确,而且诚如夏晓虹先牛所指出的:“论文从考证核心人物的诗酒唱和发端,愈转愈深,最终的关注点分别落在士风、文风、学风与诗风的变迁上”(序第3页)。可谓真的做到了“以小见大”,也显示了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功力。说实在话,诸如“士林交游少风气变迁”这样的题口,最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但问题是难以“落实二“交游”尚还好些,可以具体还原出当初士大夫们雅集、书信往来的情址但“风气”二字则委实难以严谨论证。所以,在此文z中,魏泉君采取的策略,仍然是“个案”研究。不过,这种个案,一方面建立在以个体为中心的基础上,即选择了以梅曾亮的京师交游为屮心的“江亭雅集”、和陈衍的小秀野草堂的“学人之诗”,故
5、三、五两章是建立在纯个案研究的基础Z上;但另一方面,他仍在试求突破,因为“宣南诗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难度显然比作为个体的具体诗人要大;阳将“顾祠修禊”与“道咸以降Z学新”紧密相连,突出一个顾炎武在清季被接受的命题,其实背后难免有西方“接受史”的痕迹。虽然作者以道咸年间京师宣南的文人交游为切入点,强调是从1843年起延续近三十年的“顾祠修禊”活动和道咸以降学风转变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一活动可以看作道咸学风转变的代表性事件。这种架构论文的方式,仍然值得仔细揣摩。西方理论的拿来与借鉴,是一个大题目,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史研究小,如何做到“撒盐于水,化于无形二尤具值得探讨。就这个意义來
6、说,魏泉君的这种尝试,为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另一个方面,魏泉颇有讲故事的能力与技巧,看她一点一点诱出“宣南”的來历,讲述士人社区的形成标签:学习方法类别:读书时间。再加上作者人罐引用的清人诗文,其文采飞扬、辞章讲究,亦为此文增添了不少光彩。确实,今人衡学论文,对辞章一道太过忽略,长此以往,恐有“文统覆灭”之危,这-点对照古人文章,一见便知。对此作者也有明确的见地,所谓“根柢经史,通论诗文”,希望将“兼顾'见Z于行事'的史料考辨和'通论诗文’的理论索养,作为自己从事近代文学史研究的'可能走向'。”既可见出魏泉君的“自我期许”,也多少透露出在学术上继续攀登的“万丈雄心J那么,在学术上,这
7、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何处呢?我以为是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性尝试。正如作者所承认的,之所以这样结构与经营此文,是“受到了学术界由思想史描述转向社会学方法的学术思潮和研究趣味的潜在影响”,思想史研究止继“文化热”Ar学术史“Z后,成为2000年代学界的新热潮。作者强调社会学方法,应是“别有只眼"处,但如何将西方的诸种社会学理论“分门别类”与“融会贯通”,纳入到自己的“研究视野'里来,似可大做文章。整体而言,此书相当扎实且思路有新意,至于其行文之雅,更是难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