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59203
大小:2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作用日益凸显,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还未来得及解决。比如,如何有效地开发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如何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理等等?这些问题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但又苦于没有系统、有效的依据来指导,给广大一线的教师造成
2、了很大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笔者一边实践,一边又认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仔细阅读了新教材,并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尝试,觉得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小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一定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是:①生活性,即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整个课程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了基本框架,并以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
3、、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②综合性,即生活是综合的,设立综合课程是遵循生活逻辑的要求。从内容上看,《小学品德与生活》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它实现了各种相关教育的整合,而不是各种教育的拼盘。③整体性,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与整体建构。课程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
4、构参与的过程,是认知、情感、行为整体构建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活动性,即主要通过儿童的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呈现。⑤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倡导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开放的、强调儿童个性和学校与地方特色的课程,也意味着它的教科书必须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科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
5、活动的资源之一,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也使它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来供教师讲述。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必须树立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合理拓展教材,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内容。课程资源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
6、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一、开发教材资源实验教材以现代人学观为理论依据,为适龄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向生活的通道,提供了一个可以对话的文本,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要本着密切关注儿童生活,忠实反映课程标准和时代要求的原则,力求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一)激活儿童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1)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
7、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在实验中,教师要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活动去“激活”教材中的生活,使教材中的生活与儿童的真实生活发生一种内在的联系,从而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新课程的教材主要以图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新展现内容的。图片截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定格,但不是静态的。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不
8、同问题。那么,教师就不能把它上成看图说图,就事论事。要在深刻理解教材范例的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设计来达到“感受、理解、体验”教材所传承的价值目标。(二)巧拓教材留白“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达到使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所以,教材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一旦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定要根据自己的风格对其进行选择、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