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51786
大小:270.8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1
《安徽省皖南地区2019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省皖南地区2019届咼三入学摸底考试2n
2、r历史第I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n
3、r1.《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与这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普天Z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2.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史料出处史料引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
4、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发九郡兵伐齐”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3.隋代在其监察机构台院设御史若干员,官员职位是从六品,但他们负责纠举百官参与审判,有权直接向皇帝参奏。殿院设殿中侍御史若干,从七品,主要职责为纠察朝会时百官的言行,并且负责推按狱讼、监察和巡视京城仓库及驻屯京师的诸卫和禁军。材料可用来说明隋代台院监察的特点Z—是A.职责广泛B.越级行政C.位卑权重D.
5、独立执法1.《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A.加强川央集权的紧迫性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D.屮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2.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B.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C.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D.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6、3.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A.颁布成文宪法B.修改邦联制度C.采用共和政体D.构建分权体制4.1689年威廉和玛丽加冕为英国国王时,宣誓“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这一新誓词反映出A.议会至上原则B.先王法律被废弃C.国王统而不治D.内阁专横局面出现1.“屮国政
7、治现代化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进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进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A.辛亥革命、《共同纲领》、改革开放B.辛亥革命、屮华民国成立、《共同纲领》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2.屮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
8、”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A.遵义会议B.社会主义改造C.重庆和谈D.国民大革命3.1978年邓小平谈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谈话的目的是A.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B.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改变有法不依的现彖4.面对当今世界众多共同的挑战,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提出,有利于①倡导国
9、际关系民主化②提供新的发展道路选择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重新调整世界统治秩序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屮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小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2.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A.社会秩序安定B.土地兼并缓解A.租佃关系发展D・井出制度得到恢复1.下图为东汉
10、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B.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C.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D.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2.下表反映出16〜18世纪中英金、银的比价变化(据《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编制)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C.中国外贸长期保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