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4章远距离输电第2节变压器自我小测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变压器夯基达标1.在正常工作的理想变圧器的原、副线圈中,数值上不一定相等的物理暈为()A.交流电的频率B.端电压的最大值C.电流的有效值D.电功率2.对于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随着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B.原线圈的输入电流,随着副线圈的输出电流增大而增大C.原线圈的电压,不随副线圈的输出电流变化而变化D.当副线圈的电流为零时,原线圈的电压也为零3.如下图是4种亮度的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它们所用的白炽灯泡相同,且都是“220V40W”.当灯泡所消耗的功率都调至20W时,哪种台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A变阻器B220V理
2、想变压器9220VfcCD4•如下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n2=10:1,在原线圈a、b两端加上电压为220V2sinlOOTitV的正弦交变电流,当原线圈中a、b两端的电压为100V的瞬间,副线圈两端理想交流电压表的读数为()6•在家用交流稳压器中,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都有滑动头,如下图所示,D・与R阻值有关A•将P】向下移C•将Pl向上移,同时P2向下移同时P2向上移5•如下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m:n2=4:1,当导体棒向右匀速切割磁感线为变压器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上下调节滑动头R、D的位置,使输岀电压稳定在22
3、0V上,现发现输出电压低于200V,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能力提升7•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下图所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A.原、副线圈中电流Z比为55:9B.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Z比为55:9I)•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8•如下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i:n2=4:1,原线圈冋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定交流电压后,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9•如卜•图所示,一个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
4、在220V的市电上,向额定电压为1.80X10"V的霓虹灯供电,使它正常发光•为了安全,需在原线圈冋路中接入熔断器,使副线圈电路中电流超过12mA吋,熔丝就熔断.霓虹灯熔断器(1)熔丝的熔断电流是多大?(2)当副线圈电路中电流为10mA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多大?10.如下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i=3300V,副线圈的输出电压6=220V,绕过铁芯的导线所接的电压表的示数Uo=2V,则一〃2(1)原、副线圈的匝数各是多少?(2)当S断开时,A2的示数I2=5A,那么A]的示数是多少?(3)当S闭合时,A?的示数将如何变化?的示数如何
5、变化?拓展探究11•互感器是一种特殊的变压器,借助它,交流电压表(或电流表)川以间接测量高电压和大电流.(1)下图所示为电压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图,其中正确的是()地线一火线r地线火线(2)为什么电流互感器的副线圈绕组不允许安装保险丝?为什么电压互感器的副线圈一一低压侧要装保险丝?参考答案1解析: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端电压的最大值与匝数有关,只有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时,端电压最大值才相等;电流的有效值与端电压及电路电阻有关.答案:BC2解析: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即使副线圈开路也是如此,副线圈电
6、压在开路时也不会为零;原线圈的电流由副线圈的电流决定,当副线圈的电流为零(增大)时,原线圈电流也为零(增大);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变大时,输入功率也变大,且二者总相等.答案:ABC3解析:A、B两项电路,均属一个电阻与电灯串联电路,D项是采用分压电路,对这三个电路,电灯不仅耍消耗功率,电阻器也消耗功率.对于C项,理想变压器不消耗功率,仅有电灯消耗功率.答案:C4解析: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无论哪个时刻,电压表的示数都为有效值,即[A=®二22V.-10答案:C5解析:导体棒匀速向右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变压器输入端为稳恒电流.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
7、不变化,因此,电流表A?读数为零.答案:C6解析:理解变压器的基本规律,并能对变压器进行调节.由邑二彳知S二如,欲增大鸟,可增大出(或减小nJ,也可同时增大⑴,减小m・答案:C7解析:由图象知交流电源有效值为S二缁=220V,/=丄=50Hz,故D项正确;由41T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纽二彳得,输出电压6=生5=36V,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2n2q36"V,A项错误;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即人=乞=2,b项错误;理想I2n}55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P2=l:1,C项错误.答案:D8解析:令电阻B的电流为5由厶=皿=旦,得IA=^I
8、B=-IBf又P=T2R,故人:InnAq4Pb=Ta2R,:Ib2Rb=Ta2:Ib2=(-D2:T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