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

ID:44340808

大小:185.9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学案: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7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7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前自宁课空互动学习•探究区一、智者的选择(改革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消火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2.北魏统治的危机(1)阶级矛盾激化:北魏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的贪污和搜刮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起义不断发生。(2)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任意杀戮,从而激起各族民众的暴动。(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拓跋贵族与汉族地主Z间常

2、常发生矛盾。[归纳总结]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的原因(1)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2)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需要是改革的直接动力。(3)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4)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条件。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推行均田制(1)内容①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可以领种土地。土地有两种:露田和桑田,前者死后必须归还政府,不得买卖;后者终身不必交还,可以买卖。②授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2)作用①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一方面使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

3、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定居农耕。②均出制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点精讲]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均田制是中国古代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统治者将土地授予百姓耕种,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稅。均田制的实行既可保障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又能限制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強统治者对农民的控制,保证统治者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深度点拨]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4、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1.整顿吏治(1)措施①官吏任期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帛一兀以上者及徇私枉法者处死。②实行俸禄制,按官吏品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⑵影响①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②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2.迁都洛阳⑴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平城,改革遭抵制;而洛阳是中原政治和文化中心,

5、改革阻力小。②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且常有水旱疾疫之灾;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③地理上:平城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2)过程:493年,孝文帝假意南征,乘机定都洛阳,针对反对迁都的保守势力,镇压阴谋叛乱者,对部分势力也做出了一些让步。[名师点拨]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1.革除旧俗⑴措施①仿汉制: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修官制礼仪。②穿汉服: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③说

6、汉话:30岁以下官吏,一律说汉话。④用汉姓:把拓跋氏改姓元氏,抹去皇室的鲜卑族标志;鲜卑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⑤通汉婚:提倡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2)影响:巩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点精讲]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政策?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高了鲜卑族的文化水准,是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规律总结]“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北魏孝文帝崇尚中原文化,推动了政权向

7、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这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深化探究】探究点1推行均田制材料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资治通鉴•齐纪二》思考(1)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2)这一改革拾施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1)问题:豪强

8、兼并土地,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没有保障。措施:推行均田制。(2)基木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作用: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