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白腐病的防治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

ID:44327474

大小:40.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_第1页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_第2页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_第3页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_第4页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葡萄白腐病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葡萄白腐病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生长期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在资源县葡萄园地发生较普遍,果实损失率在10-15%,在严重的年份里可损失60%以上,甚至失收,高温高湿季节,该病危害相当严重。[1]中文学名葡萄白腐病拉丁学名Coniothyriumdiplodiella别    称水烂或穗烂界真菌界亚    门半知菌亚门英文名Grapevinewhiterot病原中文名白腐盾壳霉菌主要危害作物葡萄主要为害部位果穗和枝梢,也可危害叶片1症状特征果梗和穗轴上发病处先产生淡褐色水浸状近圆形病斑,病部腐烂变褐色,很决蔓延至果粒,果粒变褐软葡萄白腐病发病果穗烂,后期病

2、粒及穗轴病部表面产生灰白色小颗粒状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由分生孢子器内溢出灰白色分生孢子团,病果易脱落,病果干缩时呈褐色或灰白色僵果。枝蔓上发病,初期显水浸状淡褐色病斑,形状不定,病斑多纵向扩展成褐色凹陷的大斑,表皮生灰白色分生孢子器,呈颗粒状,后期病部表皮纵裂与木质部分离,表皮脱落,维管束呈褐色乱麻状,当病斑扩及枝蔓表皮一圈时,其上部枝蔓枯死。叶片发病多发生在叶缘部,初生褐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逐渐扩大略成圆形,有褐色轮纹。[2]2病原物病菌为无性生态为白腐垫壳孢(Coniothyriumdiplodiella(Speq.)Sacc.),半知菌亚门垫壳孢属。病部长

3、出的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壁较厚,灰褐色至暗褐色,大小为118~164×91~146μm。分生孢子器底部壳壁凸起呈丘形,其上着生不分枝、无分隔的分生孢子梗,长12~22μm。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单胞、卵园形至梨形一端稍尖的分生孢子,大小为8.9~13.2×6.0~6.8μm。分生孢子初无色,随成熟度的增长而逐渐变为淡褐色,内含1~2个油球。有性阶段为白腐卡尼囊壳(Charriniakiplokiella(Speq.)VuakaetRavaz),属于子囊菌亚门卡尼囊壳,我国尚未发现。此外,病菌有的还能产生一种小型分生孢子器,有人称

4、为“性孢子器”,其中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大小为4~6×1.5μm,无色,短棒状,中部膨大。还有一种孢子类型,不生在孢子器中,直接产生在无色、分枝且很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长180~200μm)。这种分生孢子(6~8×3~4μm)的形态和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相似。葡萄白腐病的病原物是一种半知菌侵害葡萄引起。3病菌生长习性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35℃,最低5~12℃。分生孢于在13~34℃间均能萌发,在空气湿度达饱和状态下,萌发率可达80%。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在自然界比较干燥的情况下,能保持生活力8~10个月;如果保藏于实验室内,能保持生命力达7年之

5、久。故分生孢子对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有着很强的抵抗力。分生孢子萌发需要少量糖分的刺激,所需糖分,最低含量为0.01%,最适为2%,在0.001%的糖量中不能萌发。4发病因素果园白腐病发生与雨水有密切的关系。雨季来得早,病害发生也早,雨季来迟,病害发生也迟。果园内发生此病后,往往每逢雨后,就会出现一度发病高峰。一般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流行。由于白腐病菌是从伤口侵入的,所以一切造成伤口的条件都有利于发病。如风害、虫害及摘心、疏果等农事操作,均可造成伤口,有利病菌侵入。特别是风害的影响更大,每次暴风雨后常会引起白腐病的盛行。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生育期关系密切。果实进入着色

6、期与成熟期,其感病程度亦逐逝增加。果穗的部位与发病也有很大的关系。据调查,有80%的病穗发生在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果穗上,其中20厘米以下的又占60%以上。这由于接近地面的果穗,易受越冬后病菌的侵染,同时下部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容易诱发病害。5病害循环病菌以分生孢于器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果园表土中和树上的果穗、叶片和枝蔓的病残体,都可成为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茵,一般以在地表面和表土20厘米以内的土壤中为多。病果落地后一般不完全腐烂,其上病菌有些可以存活4、5年。干燥病果的基部有一个结构紧密的菌丝体,称为“壳座”,这种器官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7、。“壳座”越冬后,能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经伤口侵入引起初次发病。以后又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器,散发分生孢于引起再次侵染。一般从6月上、中旬开始,直至果实成熟期,在果园中病害会不断发生。秋末病菌又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过冬。6发病规律此病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组织上越冬并能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散落在土壤表层的病组织及留在枝蔓上的病组织,在春季条件适宜时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借风雨传播,由伤口、蜜腺、气孔等部位侵入,经3—5天潜育期即可发病,并行多次重复侵染。该病菌在28—30℃,大气湿度在95%以上时适宜发生。高温、高

8、湿多雨的季节病情严重,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