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24579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姜明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池河小学六(1)姜明芝【教材分析】《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感受老舍语言京味十足、自然朴实、幽默诙谐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的老舍作品的兴趣。【学情分析】春节对孩子来说比较熟悉,这篇文章老舍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再加上外地的孩子,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2、北京的春节习俗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六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受年龄限制,生活范围比较狭小,阅历浅、实践少,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局限,他们了解北京春节的相关资料非常的狭窄,对文章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因而我力争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达到调动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激发出他们的探知欲,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的目的。【设计理念】1.借助信息技术,将平面的语言文字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
3、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运用信息技术中大量的关于过春节的实景图片、影像,给学生予视觉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缩短老北京的春节与学生的时空距离。2.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把课堂延伸到更深远的空间,向学生提供关于各民族春节习俗的研究网站,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总之,尽
4、量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实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搀和娴熟技能”等词语,能把“榛栗”两个字写美观。2.学习作者有序表达、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感受老舍自然朴实、京味十足、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3.抓住详细描写的四个日子的段落,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体会习俗中所蕴含的喜庆、团圆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借助信息技术体会北京春节习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2.学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并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感受老舍语言的特点。【教学准备】信息技术资源(图片视频音频ppt网站
5、)了解各地春节习俗【教法】主要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感受北京春节习俗的丰富的文化内,感受老舍的语言特点,在此过程中运用创设情景法,引导发现法。【学法】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实践法【教学流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北京春节童谣视频。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注意“京”的后鼻音)【设计意图:本课伊始,通过播放北京春节童谣视频画面,唤起学生的自身情感体验,营造气氛,创设情境,再顺势设疑过渡到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从而激发学生学文探知的欲望,课堂贴近生活。】二、理清顺序,了解习俗。自学指导一:快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圈出重点描写的日子。1.
6、生按要求自学。2.扫清字词障碍,读好有京味特色的词句。3.指导书写“榛栗”两个字。4.交流课文写作顺序和重点描写的日子。【设计意图:识字写字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利用图片区分两种材料的同时指导写好两个带“木”字旁的字,紧接着帮助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和初步分清详略,为后面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奠定基础。】三、品析语言,感受内涵。1.自学指导二:在这几个重点日子里,你最喜欢哪一天?你就深入地读读,一边默读,一边勾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语句,再说说自己的感受。2.课件出示整段语句: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好?说说你的感受。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这
7、是年的味道)②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这是年的色彩)③除夕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是年的声音)④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这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年的情味儿)3.播放视频。4.观看视频后联系自己过年时的情景说说你联想的场景。5.这样的场景你会用哪些词句来描述。6.通过对比发现老舍语言的自然朴实。7.引读:这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生接读——这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