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22693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0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活动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年清丰县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单位:清丰县柳格镇寇家小学姓名:郝瑞芳【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语言的韵味,在读中体味这简练的语言中蕴涵的情味,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3、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正
2、确,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大家好。初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搞得那是有声有色,远近闻名。而五()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在下早就如雷贯耳了。现在咱们就来练上一练,怎么样?1、师:知之为知之……非淡泊……非宁静……书犹药也……老吾老……幼吾幼…… 2、师:像这样的语言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的积累,对吧。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预设: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小结:真是名不虚传啊!相信大家课堂上的表现会更加精彩,是吧!上课教学流程预设:一、读题,
3、解题,简介文言文。1.导入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3.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师: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
4、篇里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二、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难读,难懂,精炼等)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为设果”“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
5、才有古文的韵味。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5、再指名读。齐读。(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反馈。(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1、句意:“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师:你读懂了杨
6、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对不?(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板书:智慧)生:“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2、师:你说的“非常”是文中哪个字的意思?(甚)。我们班这位女同学非常可爱,可以说是——甚可爱;她朗读的声音非常动听——。这位男同学长得非常非常非常帅——甚帅。3、指名读。师评: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师评:你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读出了内心对他的的喜爱。(板书:杨氏子)(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师: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
7、物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师插入孔君平的资料齐读,丰富课堂内容)是当时的庭尉,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孔君平来干什么呀?(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2、哪个字的意思是“就”?“乃”(就,于是)。那“诣”字的意思是?(拜见)其:他。3、师:你来读读,你读明白了什么?(可追问:两家关系怎么样)(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从哪儿看出来?为什么?师评:你不仅读懂了字面的意思,还读出了句子的内涵。小结: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出来接待客人,足见这个孩子也真了不起啊。齐读。(
8、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1、父亲的老朋友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是怎么接待客人的呢?出示课件齐读。(生: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