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22309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学.古诗三首《牧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古诗三首《牧童》教材及作者简析:《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
2、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2.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学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体会。二、自学1.自由朗读两首古
3、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古诗,给古诗划节奏。三、展示1.指名朗读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四、探究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师提出学习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牧童》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
4、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五学习《牧童》。(1)理解字词(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四、真题链接六课堂练习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牧 童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牧童》。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就是传说中“八仙过海”里的人物________。3.判断。(1)诗中的“六七里”“三四声”与“一叶渔船两小童”中的“一叶”“两”一样,都是准确数字。( )(2)最后一句是指牧童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倒下便睡,一直睡到日上中天。( )(3)《牧童》第二句中的“弄”字是“逗弄”的意思。( )(4)这首诗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近及远出现
6、在我们的视野中的。( )七课后作业1背诵这首古诗。2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3搜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的古诗。教学反思:1.古诗词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学生理解;语言生动形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可安排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三首古诗词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并逐步掌握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提高学习能力。2.本课教学可重点抓住人物动作破解诗词文义,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采取诵读、想象、吟唱、绘画、改编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3.“三分文章七分
7、读”,古诗词教学尤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诗词的情感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