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14837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 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草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
2、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三、学生分析:农村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在狭窄的空间里看惯了山清水秀的家乡风景,几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学过的诗歌《敕勒川》以及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对草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去探索新事物。四、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
3、课文,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主题编写的开篇课文。但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课文语言优美,适合美美的朗读;适合在不断的朗读、探索中去感受草原的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感情的直接抒发,就是在本篇课文的末尾一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之一。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听课文情景朗读,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情景朗读,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二)学生自学生字、新词。(三)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
4、:“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四)弄清课文
5、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读准确“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
6、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读准确“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读准确“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读准确“天涯、斜阳”。)(六)作业。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熟读课文第1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