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综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摘耍:目的综合性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从2010年2月〜2013年12月对34例MBS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经过3个月〜1.5年的追踪观察,痊愈22例,占64.71%,好转8例,占23.53%,无效4例,占17.76%。结论其发生与局部、全身、精神因素相关,因此对不同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亦呈多样化。关键词:灼口综合征;综合性治疗;临床观察灼口综合征(BMS)是以舌部为主耍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
2、合征又称舌痛症或舌感觉异常。其发生与局部、全身、精神因素相关,因此对不同疾病采取的治疗方法亦呈多样化。作者从2010年2月〜2013年12月对34例MBS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取得一定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34例,其中男7例,女26例,年龄41〜66岁,平均48.6岁。病史2个月〜4年余,在详细询问病史中发现,有明显精神因索者29例,其中包括有恐癌心理、失眠、易激动、情绪低落、烦恼等。体格检查排除全身脏器疾病及局部的器质性病变。所有女性患者均经妇科内分泌检查,有15例雌激索水平下降。1.2
3、方法心理治疗加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1.2.1口服维生素类药物或微量元素治疗。1.2.2安慰剂治疗,适用于单纯心理因素造成者。1.2.3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加2%利多卡因1.5ml行学位封闭治疗。常用注射穴位有三阴交、足三里、血海、阴陵泉、合谷、风池等。2次/w,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疗程。1.2.4尼尔雌醇治疗,适用于更年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者。1.2.5中药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用导赤散、龙胆泻肝丸、补心丹丹梔逍遥散等方剂加减治疗。2结果2.1疗效标准痊愈:口
4、腔黏膜症状完全消失,1年以上未复发;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虽有改善,但在治疗后几个月又复发或加重。2.2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过3个月〜1.5年的追踪观察,痊愈22例,占64.71%,好转8例,占23.53%,无效4例,占17.76%。3讨论3.1灼口综合征病因复杂,尚无统一观点。但精神因素占有突出位置。对本文34例患者的观察屮发现多数患者(82.4%)有精神因素。孙晓平等对41例年龄在45〜65岁的舌感觉异常的女性患者进行女性激素测量,发现与止常对照组相比,她们的雌二醇水平
5、明显降低,促黄体纶成素,促卵泡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本文有15例雌激素水平降低,均有更年期综合症的表现。Lamey等研究70例BMS患者的血清维生素状态,发现40%的患者有维生素Bl、B2、B6缺乏;另有学者报告BMS患者有血清维生素B12缺乏,所以,补充相应的维生素治疗BMS有一定依据及针对性。3.2从药理学上看,维生素Bl、B12均为细胞生长分裂及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须的物质,可维持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如果缺乏常使口腔上皮抵抗力下降,易患BMS。3.3-些学者认为口腔黏膜是雌激素的靶器
6、官,而雌激素与上皮角化程度有关,当雌激素分泌不足,导致黏膜角化程度下降,粘膜❷薄,口腔粘膜抗摩擦力降低,使正常情况下可耐受的刺激,甚至口腔正常活动相对成为伤害性刺激,引起…连串的口腔不适。用雌激素代替疗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一下两点,第一无全身禁忌症;第二要佐以安宫黄体酮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癌变。3.4中医认为舌痛由于心阳炽盛或心阴虚损有关,舌两侧属肝胆,舌痛可由肝胆湿热所致。根据中医辨证论证可用清心降火、清肝胆湿热、养心阴、益心血的方法治疗。参考文献:[l]ForaboscoA,C
7、riscuoloM,CoukosG,etal.Efficacyof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inpostmenopausewomenwithoraldiscomfort[J].OralSurgOralMedOralPathol,1992,73(5):570-574・[2]CibirkaRM,NelsonSK,LefebvreCA.Burningmouthsyndrome:areviewofetiologies[J]・JProsthetDent,1997,78(1):93-97
8、・[3]WritingGroupfortheWomen,SHealthInitiativeInvestigators・Riskandbenefitsofestrogenplusprogestininhealthypostmenopausalwomen.PrincipalresultsfromtheWomen,SHealthInitia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AMA,2002,288(3):321-333.[4]Mare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