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的针灸治疗

心身疾病的针灸治疗

ID:44309504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心身疾病的针灸治疗_第1页
心身疾病的针灸治疗_第2页
心身疾病的针灸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身疾病的针灸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定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diseases),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Z间的一类疾病,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躯体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大部分为内科疾病。【病因病机】屮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等。如《内经》所言:“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内经》又指出:“人Z冇生也,有阴冇阳,冇短冇长,冇柔有刚”。因此中医

2、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关于病因的认识,《内经》的正(内因)、邪(外因)学说与现代心身医学认识一致。内因包括了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有七情、六欲和饮食劳逸等;外因包括了心理、社会、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各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活、行为等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实的表现。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心身疾病的病机主要为肝疏泄A过或不及,弓I起的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病机演化为“情志刺激,首先伤肝,刚者及心,

3、柔及脾肺,终必及肾。”初期多为肝心同病,肝脾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而致疏泄失职,气滞血淤,痰阻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日久由实转虚,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极少纯虚证。【心身疾病的辨证分型】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诊断研究,应继承传统的四诊,辨病和辨证,再吸收现代心身医学的心理诊断和躯体诊断两部分内容,为屮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建立客观依据。心身疾病首先伤肝。根据人的气质的阳刚和阴柔的屈性不同,导致的肝的疏泄不及和太过,可将其分为刚证和柔证

4、:索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吒证候,称之为刚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称之为柔证。肝气郁结:胸胁胀满,脫闷暧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脉弦。肝火上炎:性情急躁易怒,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叶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痰气郁结: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心神惑乱: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善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手舞足蹈,舌淡,脉弦。心脾两虚: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无华,舌淡,

5、脉细。肝肾亏虚:眩晕耳鸣,口干畏光,心悸不安,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干少津,脉细数。【心身疾病的治疗】1、基本治疗治法:宁心安神,疏肝理气。取手足厥阴经、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神门百会太冲膻屮方义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取心经原穴神门、配合心包经络穴内关,以宁心安神;同时内关可配气会膻屮,以疏利胸屮气机,宽胸理气;脑为元神Z府,督脉入络于脑,百会位居巅顶,可醒脑调神;太冲为肝经原穴,取Z可疏肝解郁。配穴肝气郁结加期门、足临泣;肝火上炎加行间、侠溪;气滞血瘀加合谷、三阴交;痰

6、瘀互结加丰隆、阴陵泉;心神惑乱加心俞、三阴交、通里;心脾两虚加公孙、章门、心俞、脾俞;肝肾阴虚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气血亏虚加屮朕、关元、足三里;咽喉疼痛加天突。操作神门、膻中采用平补平泻之法,余穴均用泻法;配穴按虚实进行补泻。2、其它治疗⑴耳针法:选神门、皮质下、心、肝、脾、肾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或执针埋藏。⑵拔罐:在膀胱经上闪罐后留罐。⑶腹针疗法:选穴中胶、关元、双侧大横、左侧商曲针刺。⑷放血疗法:选肝俞、胆俞、肝俞点刺放血,每次1〜2穴,交替选穴,每周1〜2次。⑸穴位埋线:内关、心俞、肝俞、脾俞简易穴

7、位埋线治疗。⑹音怎疗法等。【按语】1、心身疾病的好发人群特点:性格缺陷、心理刺激、情绪障碍,在性格方面,这些患者一部分阳刚过度,急躁易怒;一部分阴柔过度,过度压抑;同吋他们在发病前往往有不良生活刺激,如夫妻不和、婆媳不睦、失业、晋升不顺、受到不公正待遇,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等。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治疗时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环境、时间、个人身心状况等齐种因索,坚持整体观的进行合理治疗。3、对于心身疾病的一些躯体症状应结合不同特点、不同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