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83681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彻实施国家科技、教育、人才三个重要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青少年科学素质工作的提高与升华,也是省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围绕大局、服务屮心、转变结构、提升水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一、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涵义创新能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他最早诞生于经济学领域,“创新Z父”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能力按主体分,最常提及的有国家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个人创新能力等。所谓个人的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知的知识、信息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
2、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冇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内容,核心是创新思维。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既符合上述定义,又具冇它独冇的特性,它不是以结果和价值为衡量休系的,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自我实现为口标的潜在素质,其活动过程和结果一般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但对其未来的创新能力的显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复合的和具有可塑性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般说来,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智力、知识、思维、人格、动机和环境六种因索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价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
3、的高低,不能仅仅通过他的创新成果价值的大小来衡量,而更多地是要从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来衡量,具体表现在9个方面,即对权威进行挑战或否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逆向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科学的怀疑精神、追根问底的探索精神、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二、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历史因素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华夏民族凝聚在一起。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对当前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中国传统儒
4、家文化崇尚“屮庸”之道,讲究“人道合一”,儿千年代代相传,形成我们民族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特征;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使屮国传统文化具有自我封闭、安于现状的特点,限制了人们突破陈规的思维;屮国的传统文化范式强调的实践理性,导致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忽视,使得科技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此外,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造就了一大批服从权威、畏惧权威的“学者”,他们缺乏大胆探索的勇气,缺乏创造的内在冲动,缺乏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教育因素我国现行的教冇模式曾培养了一代乂一代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创造过无数的成功和辉煌。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与现今培养创新型人
5、才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具体表现在:一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以静态的应试指标为主要标准的评价体系抹杀了青少年的创造性。三是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忽略了对青少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屮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城市的家庭教育,大致体现以下特点:生活上的包办代替;经济上的放任自流;社交上的过度保护;学习上的过于严厉;目标上过于功利,看似无微不至的关照,却使得孩子从小失去了接受挫折教育、独立教育、体验教育的机会。(三)主观因素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多重教育的影响下,多数青少年学生主观上没有树立起主动培养
6、自己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意识。很多青少年学生给自己将来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缺少对科学与创新的憧憬和向往,往往仅满足于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他们几乎将所冇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随着对知识的学习,存在于头脑中的认知框架逐步模式化、固定化,弱化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三、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实现“以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方式的转变教育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更垂要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7、,使文明积淀为人格。因此,教育改革耍超越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羁绊,实现创新型教育思想的重建,切实将自我学习、发展的能力传授给学生。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屮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冇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这实际上是国家在教冇事业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